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光大证券复牌市值蒸发41亿 软件供应商铭创被查

2013年08月21日 09:16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因交易系统问题引发A股“地震”的光大证券股票8月20日复牌交易,股票直接“一字”跌停,报10.91元。截至上周五收盘,光大证券流通市值约414.26亿元,今日股价跌停令其市值蒸发达41亿元,光大证券9.95万股东平均浮亏都约4100元。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光大证券将矛头指向了系统软件供应商上海铭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铭创”)。据了解,上海铭创拥有近80家券商客户。昨日,该软件商已遭证监会调查。

  券商自查软件安全性

  “8·16”事件发生后,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在媒体通气会上称,订单生成系统是光大自主研发,订单执行系统是向上海铭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购置。两个系统同时出错,导致系统在150秒内没有执行会自动生成委托。如此说明,将上海铭创推向了风口浪尖。

  上海铭创网站信息显示,国内近80家券商为其客户,除光大证券外,还有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国海证券、高华证券、东方证券、东莞证券、东海证券、大通证券、东吴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一批知名券商。此外,博时基金管理、景顺长城基金、大鹏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国富投资管理公司、东莞信托等财富管理机构也为其客户。

  但有机构表示,自己并不能算是上海铭创的客户。

  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2009年景顺长城与银行及信托共同发行一款理财产品,当时投资方使用了上海铭创的交易软件,景顺长城作为投资顾问,也安装了上海铭创的终端,但此软件并不是交易软件而是查询软件,价格也相当便宜。此款产品2010年已结束,然而,“景顺长城基金”的名字还挂在该公司的网站上。

  “8·16”事件让其他投资机构捏了一把汗,一券商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近日,各券商开始对于上海铭创的安全性作出自查。

  市值一天蒸发逾40亿

  “8·16”事件后,南方基金、泰达宏利基金、申万菱信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表示对自己旗下基金持有的光大证券股票估值进行下调,下调幅度超过了一个跌停板。

  正如众多机构所料,光大证券昨日复牌开盘即迎来第一个跌停,且全天都被钉死在跌停板上,市值蒸发41亿元。

  《金证券》注意到,根据6月30日公布的公开信息,目前重仓光大证券的公募基金共有5只,其中主动偏股型基金为3只,此外还有两只指数型基金。这些重仓基金很有可能面临基民赎回。

  事实上,担忧光大证券股价下滑的还有许多股民。《金证券》在光大证券的股吧里,持有人最担心的是光大证券被“降级”处理。

  股吧里一位名为“风轻云扯淡”的股民表示,“光大证券目前的评级是AA级,经此一役,很有可能被下降等级。”

  海通证券估测,假设公司下调至BB评级,按照2012年的收入水平,将增加3600万元费用。宏源证券则预测,明年光大证券评级很有可能有6级以内的下降幅度。因此对应缴纳投资者保护基金比率,可能是收入的1%-2%之间。

  海通证券还指出,短期内可能存在的诉讼、赔偿以及证监会的最终处罚,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具体损失金额预计高于自营业务产生的直接损失。若2013年净利润与2012年持平,则目前股价对应2013年PE为41倍、2013年PB为1.8倍。

  律师认为高管应主动辞职

  “8·16”事件发生后,证券界著名维权律师宋一欣持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他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光大证券不能把责任简单地推给软件开发商,而是应该与软件开发商共同建立赔偿基金,才能有效处理乌龙指事件对投资者带来的损失赔偿。

  宋一欣律师质疑,在“8·16”事件中,光大证券乃至整个证券业的电脑交易服务系统有否入网前的验收制度?如有,如何验收的?此外,此事件中,券商的电脑交易服务系统的电脑开发商理应与光大证券一起承担赔偿责任,光大证券不仅是道歉,而应是高管层全体向市场谢罪并主动辞职。如果涉及内幕交易或者操作市场等行为,高管免不了还有牢狱之灾。

  宋一欣认为,这次光大电脑系统出问题,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应该是疏忽管理所致,本周一的国债交易差错即明证。

  宋一欣表示,证监会在立案查处的同时,着手启动赔偿工作。如有保险,先理赔,然后督促光大证券及电脑开发商建立赔偿基金,必要时可动用交易所风险基金,也可使曾为证券公司破产服务的中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加入。

  >>>动态

  光大杨剑波停职协助调查

  记者获悉,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杨剑波,因此前业务活动中出现重大风险事故,已被公司暂停职务,协助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曾为投行精英

  网上的一份简历显示,杨剑波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有海外工作经验。

  杨剑波早年在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方面有深入研究,是华人金融经济学者里面最早用GARCH(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等模型对中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波动率集群效应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

  杨剑波2004年加入光大证券之后,2005年11月作为国内第一批人员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批交易所权证创设等活动,并负责光大证券的备兑权证系统开发以及光大证券股本类衍生品业务平台的建立。2006年以后,杨剑波着手光大证券结构性产品,特别是A股挂钩结构性产品业务平台的建立,并负责相关业务的开展,直至担任该公司金融衍生品部董事总经理,并最终升任策略投资部总经理,负责量化交易投资。

  2007年,杨剑波和同事陈昉一起在《中国证券报》连续发表文章,论述开展场外衍生交易面临三大障碍,并呼吁尽快完善券商场外衍生交易机制。

  2010年左右,杨剑波的母校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们,开始在各类网站上传播一个名为《向母校致敬,上海财大走出的202位投行精英》的帖子。这份让财大学子们“得瑟”、“艳羡“的名单中,就有时任光大证券金融衍生品部董事总经理的杨剑波。

  杨剑波对衍生品风险控制管理的研究,在业内影响很大。3个月前,杨剑波主导的一项名为“中国资本市场条件下的权益类衍生品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的研究,被中国证券业协会立项为2013年重点课题。

  据此前报道,杨剑波曾受证监会邀请,成为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规则起草的四位牵头人之一。

  相关信息已消失

  据光大证券内部人士透露,16日中午之后,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杨剑波的相关信息在光大证券内部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已经消失,随后,杨剑波所在部门所有人员的通信方式也从OA系统中消失。

  内部人士透露,策略投资部由18个人组成,绝大多数成员都有着国际一线投行衍生品和量化工作的经验。

  不过,据透露,杨在光大证券的人际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当初在策略投资部总经理进行群众民意测评时,得分只有45分,后来,公司高层力排众议其才当上部门总经理。

  根据光大证券2012年年报,公司整体营业收入降低20%,其中常规经纪业务收入降低32%。此外,而作为投行业务收入也大幅下降72%。

  相比之下,光大的策略投资业务此前仍处于快速发展,成为光大新的盈利增长点。2012年该项业务累计实现收入1.24亿元,为2011年同期的33倍。考虑到光大投行业务当年收入仅为1.7亿元,策略投资部的这一成绩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根据公开资料,该部门仅在结构性产品领域就已经有80亿元的规模,并在业内排名前列。光大证券总裁助理杨赤忠在上周日晚的发布会上表示,“过去的两年半,策略投资部在光大证券创造了很好的业绩,在去年公司的部门业务考核中是名列第一。”

  但在“8·16”事件后,这一切都已戛然而止。

  杨在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透露自己的爱好是网球、游泳、阅读。看起来,他暂时是没有机会去享受自己的这些爱好了。

  >>>评论

  新华社:重罚光大证券 A股才有希望

  中国证监会19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稽查执法工作会议犹如誓师大会,向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高调宣战。如此高压态势能否化为实际尚需市场检验。而眼下,光大证券“乌龙”事件给证监会送来了实现其执法蓝图的最好试金石。

  证券市场稽查执法难由来已久,这其中既有行政执法手段和力量不足的问题,也有利益纠葛不清、人情牵涉较多等原因。这不仅导致案件积压严重,更使得违法违规者难以得到应有的惩罚。很多案件动辄拖两三年,甚至不了了之,或者最终审理结果往往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执法效果。

  对光大证券“乌龙”事件的处置极大地考验着监管层的执法决心。尽管目前证监会还没有得出最终的调查结论,但这不妨碍对光大证券的重罚。因为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纯粹的系统问题,这一事件已经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毁灭性地增加了投资者对A股的不信任,让信心本就低迷的A股更加孱弱。如此,就必须重罚!

  如果最终光大证券被定性为系统缺陷而逃脱责罚或者只受到很轻的处罚,那么此事对于整个A股市场将构成致命打击。在低成本的诱使下,未来,谁能保证光大证券“乌龙”事件不再重演?谁能保证机构不会为套利投机而有意为之?又如何保证监管层执法蓝图的实现?

  毫无疑问,光大证券的查处必定面临很大的难题,也会让监管层承担很大压力。但是,为了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让监管层的执法誓言落到实处,光大证券必须受到重罚。金证券记者 管伟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