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刑事介入是证券监管强心针

2013年08月21日 16:4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朱慧卿/画  

  8月16日发生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为原本就容易令人“遐想”的资本市场写下了十分奇葩的一笔,对此,证监会称,已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尽管这一事件真相尚未明了,但乌龙指事件前后诸多不合常理之处已经让光大证券面临着“操纵市场”的质疑。

  从资本市场诞生的那一天起,操纵市场的行为就没有停止过,对于我国历史并不算长的资本市场来说也是如此。操纵市场行为损害了公众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是引发证券市场不和谐因素的重要隐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操纵市场行为已经在传统的庄家操纵之外,出现了许多新型方式,如“抢帽子”、信息披露操纵、特定目的操纵等,加大了打击难度。事实上,光大证券所面临的法律问题还不止于此,包括涉嫌账户透支、虚假申报、内幕交易等均被陆续指出。面对着投资者铺天盖地的声讨,怎样给乌龙指事件在法律上定性,以及据此如何启动赔偿程序,包括可能引发的诉讼,都将对监管者和执法者构成考验。

  单从打击操纵市场行为来看,将资本市场监管更多上升到刑事层面就已经是一种十分必要的选择。在股市黑嘴汪建中案宣判之后,刑事介入对于资本市场监管的意义日益凸显,证监会主席肖钢也提出过,“更多引入刑事司法力量参与监管执法,强化‘行’‘刑’衔接。”

  当前,刑事介入较为明显的难点还是在于法律法规的不明确。尽管对于内幕交易已经有了司法解释,但对于操纵市场、“老鼠仓”等尚无司法解释,鉴于上述行为的复杂性、隐蔽性,从而面临着罪与非罪的认定,严重与特别严重的认定等方面的问题——在汪建中一案中相关问题就已经被反复讨论过,这使得司法机关在对类似行为进行刑事打击时,难免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甚至可能出现“重罪轻判”的现象,未能让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最终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再次提醒人们,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达、金融创新的推进,一些交易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是十分突出的,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为监管注入强心针,坚决将其中的违法违规成分彻底剔除。杜晓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