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债期货上市倒计时:券商参与热情高 银行暂缺席

2013年09月04日 08: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国债期货本周五将以全新面貌回归。市场各方高度关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热情高涨。据调查,80%以上股指期货个人投资者表示会关注并且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而作为国债期货的主要参与者,金融机构却持有不同的态度。

  国债期货拓展机构资管业务空间

  实际上,金融机构作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迫切需要国债期货等衍生产品。作为国债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与国债的发行和交易相关。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最主要的国债承销商,在承销过程中面临着利率上升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承担着因大量持有国债而带来的利率风险。以银行间市场为例,截至201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约4.78万亿,占银行间市场国债存量的69.44%,是我国国债市场的最主要持有者,希望能够利用国债期货等债券衍生品来规避利率风险。

  另外,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在资本市场上开展业务。为了赚取预期的收益或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其参与债券市场的程度日益加大。

  业内专家指出,国债期货作为基础类金融衍生产品,可以丰富基于债券市场组合的投资产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保险(放心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利用国债期货工具对债券类投资品种进行分解组合,形成多元化产品,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空间。此外,国债期货的推出,有利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开展套期保值、套利和其他组合交易等创新业务,有利于其丰富投资策略和盈利模式,改善市场运行生态。

  券商有望率先参与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8月30日表示,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业务交易指引,已经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将于近期发布。这意味着券商将率先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据媒体报道,有券商人士指出,由于债券投资很难进行波段操作,加上机构投资者预期的趋同性,市场急需一种可以进行反向对冲的工具。券商率先拿到参与国债期货的通行证,将对其构成直接利好。

  为了备战国债期货,某期货公司人士一年多来频繁和机构投资者接触,储备客户资源。该人士指出,在股指期货成功运行后,国内机构对金融期货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因此面对即将上市的国债期货,很多券商和基金都表达出了较强的参与意愿。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底共有437家机构投资者以客户形式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机构投资者总家数相比2012年第三季度增加了67家。其中包括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投资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以及非金融类公司。金融类公司一共有299家,占全部机构投资者的68.42%。从成交量来看,截至12月底,全部机构投资者的总成交量为1129614手。证券公司和银行投资者是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机构投资者的绝对主力,总成交量占了全部机构投资者的92.27%。在这些机构中,券商的准备工作最为完善。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做国债现券交易的量都很大,且国内券商系期货公司已达60多家,在国内160家期货公司中占比超过40%。

  银行缺席国债期货初期交易

  一家商业银行投资部门人士曾表示,大型机构参与国债期货较为审慎,目前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涉及托管、投资比例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在银监会等部委出台正式指引前不太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实际上,从已公布《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看,国债期货合约业务规则更加严格,交割门槛明显提高。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缺席暂时不会影响到国债期货上市初期的平稳运行。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主要集中在套保盘,资金量比较大,如果过早入市交易,在流动性不是很好情况下,可能会对行情造成较大影响。而商业银行暂时不参与交易,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债期货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流动性的提高,使功能发挥的进程和效率不尽如人意,虽然不会影响上市初期的平稳运行,但对成交量将产生一些影响。

  对于银行未来参与模式,业内人士均表示关注。据悉,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模式可能有两种,一是借鉴股指期货的成熟经验,以客户模式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二是结算会员模式。部分商业银行倾向于借鉴商业银行参与黄金期货的经验,以结算会员身份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与结算。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将会有多种模式存在。银监会和中金所将对商业银行进行细致区分,综合考虑资产规模、债券规模、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设定商业银行成为中金所结算会员的资格条件,达到相应条件的银行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参与交易,其他银行则以客户形式参与交易。

【编辑:姜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