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债期货海外市场影响有限 业内看淡对A股冲击

2013年09月06日 11:0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俗语云:十八年后又是条好汉。

  自1995年2月发生“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当年5月,上交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开市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戛然而止。

  这一“暂停”就是18年,18年后的今天(9月6日),国债期货又将正式推出,投资者准备好了吗?国债期货到底怎么玩?对A股市场影响几何?

  18年后,国债期货再现中国资本市场,除债券投资者之外,股票市场投资者也同样高度关注国债期货推出对于股市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梳理历史和进行采访后注意到,就全球而言,国债期货已非新鲜事物,从海外市场经验来看,国债期货推出后对相关股市影响较小,且国内国债期货核心投资者银行、保险机构目前尚未获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

  海外市场分流效应有限

  20世纪70年代,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及石油危机爆发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涨,为推动经济发展,各国政府纷纷推行利率自由化政策,导致利率波动日益频繁且幅度剧烈,使金融市场中的借贷双方特别是持有国债的投资者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

  在上述背景下,1976年国债期货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随后,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国债期货,进入2000年后,除中国以外,金砖五国中的俄罗斯、南非、印度和巴西也相继建立起国债期货交易体系,而我国台湾地区也于2004年1月2日推出了政府公债期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于海外国债期货上市对相关股市造成的影响,广发证券分析师俞夏文冰表示,“欧美日推出时间较早,2000年以后推出国债期货的重要经济体有俄罗斯、南非、印度、巴西及我国台湾地区。由于南非、印度和巴西的国债期货是现金交割或单一品种,因此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的情况更有参考意义。从实际情况看,国债期货的推出对于两个经济体股票市场影响很小,完全没有发生所谓资金分流引起下跌的情况。”

  分析师:或分流期指资金

  虽然海外市场影响并不明显,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我国国债规模已突破7万亿元,如果套保需求展开,即使按3%的最低保证金来算,也将占用2100亿元现金。

  对于上述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债期货核心投资者以机构为主,其中大头是持有债券现货比较多的银行、保险机构,目前虽然两类机构暂不能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但这类机构即便获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后,对股市参与程度不高,不易挤占股市资金。当然,不排除基金、券商的参与会引流一部分资金从股市或股指期货流向国债期货,使股市小幅波动,但总体来看影响仍有限。”

  而市场数据也与上述人士的分析较吻合,截至2012年底,商业银行持有记账式国债余额占比为67.66%,是第一大国债投资者;其次为特殊结算会员,占比22.06%;第三为保险公司,占比4.37%;而基金公司与证券公司合计占比未超过1.52%。

  上述分析人士还表示,自1976年全球第一只国债期货产品问世以来,利率期货特别是国债期货成交量呈逐年攀升趋势。2012年全球利率期货交易约占各类金融期货交易额的90%,其中国债期货交易量占利率期货比例已逾45%,但这并未阻止海外股票市场的牛市出现。

  兴证期货高级研究员施海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债期货的推行对股指期货或将产生一定的分流作用,但对股市分流或有限。他表示,期货品种之间的资金流动性较强,但期货与股市间资金流动性就相对较弱。目前股指期货分流股市资金都有限,更何况国债期货,分流股市资金规模或更小。至于期货投资者,估计对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都会参与。

  国债期货交易要素事项

  ●合约标的 面额为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5年期名义中期国债

  ●报价方式 百元净价报价

  ●最小变动价位 0.002元

  ●合约月份 最近三个季月

  ●单日价格最大波幅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3%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最后交易日 合约到期月份第二周周五

  国债期货交易注意事项

  ●交易日时间比现货开盘提前15分钟、收盘延后15分钟,最后交易日仅上午半天交易

  ●当日结算价并非收盘价,而是最后一小时按成交量加权的平均价

  ●最后交易日不在月末,而在合约到期月份第二个星期五

  ●采用实物交割。一旦进入交割流程,空头必须保证有国债现货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