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三板“新资本优势”年底将显现

2013年09月12日 09:06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目前股份转让系统在全国热身,新的试点将在年底全面运行。我相信,新资本的优势在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会有新的显现,对‘新三板’的认识越早越容易受益。”

  昨天,在杭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创新中国秋季盛会”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晓嘉在钱江新城做了关于“新三板”新机遇的主题演讲。

  准确了解“新三板”的变化

  今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扩大到全国,7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再一次提出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一步向全国延伸。

  国务院就一个问题连续两次表态,超出了市场的预期,标志着中国市场发展已经进入快阶段。杨晓嘉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这一转变,实现期盼了多年的转方式、调结构,必须大力依靠民营资本;二是金融体系支持小微企业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将更多的经济资源以更多的方式配置到更多的领域当中,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扩大到全国,既是适逢其时,也是顺势而为。

  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继上海、深圳之后的第三个金融系统,成立至今8个月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典型意义的创业、创新市场,相对于主板市场,“新三板”更贴近创业企业、中小企业,更接地气。

  “扩大到全国”是什么意思?就是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天津北海新区等扩大到全国的股份制企业。“国务院这一决定明确了市场预期,‘新三板’今后没有试点的概念,因为扩大到全国就不再是试点了。‘新三板’将在更大的范围、更深层次上产生影响。”杨晓嘉表示,“‘新三板’已经拥有全新的制度体系、全新的参与方式、全新的发展机遇,这是一个全新的升级版,请大家一定要准确了解这一变化!”

  “新三板”制度具备四个特点

  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如何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创造了80%的就业、60%的GDP、74%以上的基础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这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源泉与力量,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发展力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发展面不够。

  “今年2月8日以来,全国股份制转让系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制度,基本覆盖了企业从挂牌上市、公司监管、交易制度、股份制交易等方面,加上之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个负责务实的办法,标志着‘新三板’的市场已经建立,三板市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杨晓嘉把“新三板”制度特征概括为五句话:“公开转让,发行融资,人数可以超200人,多种交易方式并存,纳入证监会统一监管。”

  它还有四个特点:第一,它的覆盖面非常广,扩大试点到全国以后,将来全国的股份制企业都可以申请上市,挂牌企业可以覆盖到各行业、各产业。如果是一家研发企业,现在即使是亏损的都可以挂牌融资。此外,还允许上市之前保留股权激励的机制,满足创业创新、吸引和留住企业人才的需求。第二,融资方式灵活,凡是股东不超过200人,可以豁免证监会的允许。在融资的时点上,挂牌可以同时进行融资,一年之内可以多次发行融资,完全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新三板”今年已有36次的累计融资,单次融资超过1300万元左右,其中有22次的融资是含有内部员工股权激励的性质,如果抛开这一点,外部参与融资是14次,市盈率是将近20倍。融资最大的1.7亿元,最小仅56万元,充分体现了这个市场按需融资,所以也不会出现超募的现象。同时申请挂牌的企业在不断增多,说明这项制度的设计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第三,信息披露。“新三板”挂牌准入和上市都体现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基础上,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投资者自行承担风险。第四,多元化、混合型的交易制度安排。挂牌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转让方式,同时转让方式之间可以转换,所以交易市场相比交易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在交易市场方面,对控股股东针对其实际控股部分,可以分两三次抛售,无论是挂牌之前还是挂牌之后抛售的股份均不设定期,不影响投资者的准入和退出。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