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机构受经营业绩压力 转投短期高回报股

2013年11月07日 0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证券市场投资者没有几个不知道巴菲特的,这个美国人不仅在他的祖国,就算来了遥远的中国也有众多粉丝,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投资赚了大钱。巴菲特投资的绝招,他概括为:“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然后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涨跌,坚持持股,稳中取胜。”

  巴菲特说的是大白话,看起来也很简单,但多数投资人未必能做得到,原因就在于心态。比如今年以来,伊利股份作为国内快速消费龙头股受到拥趸,甚至成为基金第一重仓股,股价超过50元,成为国内乳业第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但股市瞬息万变,10月31日,伊利股份突然遭遇一字跌停,让人大跌眼镜。难道是原来的投资逻辑错了?还是现在的投资逻辑变了呢?

  机构和投资者看好伊利,无非出于几点:一是中国乳品市场整体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好;二是伊利作为中国乳业龙头企业,战略布局合理,奶源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好;三是伊利业绩连年增长,财务表现好。

  这些逻辑变了没变呢?

  先说对中国乳品市场的判断,就在11月6日,全球著名研究和信息咨询公司英敏特发布报告显示,国内零售及非零售渠道的牛奶需求量从2012年到2017年将增加8.2%。据此论断,中国乳品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将会延续。伊利股份的成长空间可期。从这个角度看,大方向没变,而且会长期持续。

  第二说到奶源,很多人会提出近期国内奶源紧张的状况。但要看到的是,虽然目前面临的“奶荒”现状不可否认,但奶源偏紧的状况其实不是第一次出现,市场规律表明这只是阶段性的结构性短缺。在国家政策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双重作用下,随着国内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奶粉价格的回落,“奶荒”现状在2014年初将会得到改善。而具体到伊利股份,则应看到伊利是业内注重奶源建设的典范,从之前各个发展阶段奶源战略的引领性举措,到今年上半年陆续铺开新西兰、美国以及国内与辉山乳业的合作,伊利在解决奶源短缺方面的动作令人信服。 从这个角度说,基本面也没有变化。

  第三是财务报告。从伊利三季报本身来看,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365.71亿元,净利润达到25.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7%,业绩稳定,延续了增长势头。财务层面也没有变化。

  那么伊利股价的异动究竟原因何在,其实抽丝剥茧地分析,和这些基本因素关系不大。股价异动真正的原因是到了年终岁尾,一些机构出于本身经营业绩压力,而做出舍弃食品、快消等发展稳定的行业,转向短期可获得高丰回报的股票的情况。这从当日的交易记录就可以看出,当天该股遭部分机构抛货,卖出前五席均为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63亿元,占总成交比例57.39%。这显然不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逻辑。

  由此看来,投资不是盲目跟风,关键在于理性分析和对正确投资逻辑的坚持。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