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千亿信贷资产明年6月底前证券化

2013年11月25日 10:2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明年6月前或将迎来一轮较大的“发行潮”。权威人士透露,央行要求截至2014年6月底,将审批发行额度为4250亿元,净额度为4000亿元左右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贷款类别向小微企业、三农、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及铁路贷款倾斜。央行目前鼓励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制定合理的证券化发行计划和业务计划,并将按照各家机构上报的方案质量来分配额度。

  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监管层积极推动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不排除是在“降杠杆”大背景下启动的“对冲”措施。据报道,相关部门起草的《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已成形,并有望在近期获批,并于2014年2月开始执行。这一国内首份银行同业融资业务指导办法,意在促使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去杠杆,彻底斩断银行类信贷业务的扩张冲动。一旦监管“靴子落地”,将对占银行总资产比例10%以上的同业业务进行“围剿”,而将趋于常态化发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无疑为商业银行的“突围利器”。

  挤压同业业务“水分” 银行静待降杠杆“靴子落地”

  央行在其近期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部分商业银行利用同业业务开展类贷款融资或虚增存款规模,加大了流动性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效果。“降杠杆”首次写入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拟出“重典”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终结“高杠杆”时代,已基本成为业内共识,目前只是静待“靴子落地”,预计在“降杠杆”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和业务扩张也将进入“慢周期”。

  近年来,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而银行同业业务“井喷式”的增长,着实功不可没。民族证券分析师陈伟认为,同业业务本质是贷款“假入表”,商业银行利用买入返售打通贷款和同业资产的路径,实现期限错配。从2011年以来,同业信贷对社会融资拉动作用越发明显,体现为买入返售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高度相关性。“根据我们估算,今年一季度,同业信贷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超过5.2万亿元。随后在二三季度出现回落,三季度按照存款性机构资产负债表估算,同业信贷规模为4.9万亿元;按照银行财报估算,约为4.86万亿元。”陈伟表示。

  据了解,除了对同业业务的合同签订、业务期限、会计核算等方面将做出系统规定,还将叫停诸多灰色操作手法,还原“类信贷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其真实风险。业内认为,同业业务的治理将造成明显的流动性压力。若买入返售业务模式完全退出,则意味着下一年的有效信贷投放将减少。据东方证券估算,目前信托受益权类买入返售业务规模约在1万亿元左右。

  释放流动性 信贷资产证券化成“突围利器”

  一旦监管“靴子落地”,对于习惯了“同业游戏”的商业银行无疑是重大打击。不过,多数银行业内人士仍旧认为,监管层酝酿《办法》并非想将银行“一棒子打死”,而是希望引导其“回归正途”。

  希望也好,预期也罢。不少银行业内人士预计,在目前疲弱的经济形势和流动性偏紧的大背景下,监管层或可能同步出台“对冲”政策,“全方位”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最为可能。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看来,可以发现监管层的监管思路的确有所转变,将更倚重“疏导治本”,从“消灭风险”转到“实现风险可见、可控”。截至今年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达10.6%,非标在同业资产中主要体现为买入返售资产。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分析称,“虽然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规模分到每家银行头上可能已经不多,但这无疑是商业银行目前最优的‘突围利器’。不仅可以让银行非标业务摆脱各类暗渠通道,更能让隐形风险浮出水面。”

  权威人士透露,央行方面基本确定,未来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将在4000亿元额度范围内滚动发行,审批手续更是大大简化。在4000亿元的额度当中,除了1000亿元已基本确定批给国开行,其余的3000亿元额度,央行以开放的态度给所有金融机构,包括中外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截至目前,除了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还有多家信托公司、外资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地方城商行也纷纷筹备或已经上报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方案。

  长期参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中诚信国际副总裁吴进表示,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不仅有利于降低非银行融资渠道风险,更有利于优化银行资本结构。据透露,目前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争抢激烈”。“预计在扩大试点初期,商业银行仍将是‘主角’。而相对于银行的发行需求,这个额度非常充足,预计本轮审批时间也将明显缩短。新一轮试点的大额度将迅速提高市场对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认可度,其释放监管资本的效果也将逐渐显现,并将成为对非标准化产品的有效替代。”吴进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资产证券化可以让银行资产出表,从而缓解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如果银行资产不出表,按照现行的融资结构和经济增长要求,每年都需要银行贷款,这是要占用银行资本的,意味着银行必须不断进行资产补充,才能保持资本充足率比例不变。

  业内人士认为,逐步走向常态化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将成为非标准化金融产品的有效替代,这有利于遏制目前快速发展的非银行融资渠道,降低其中所蕴藏的风险。“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这些非标准化产品由于其私募的特性,存在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投资方向不明确、资金期限错配、监督困难、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金融市场带来较大的信用风险。”吴进说,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影子银行的有效替代,既可以实现商业银行出表的目的,又可以释放银行贷款余额,有的放矢支持实体经济。另外,作为标准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公募特性,因此在信息公开、监管监督方面都明显优于银子银行,便于监管。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依然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交易平台,但是此前国务院会议提出鼓励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交易。因此,扩大试点阶段,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具备了在两个市场发行交易的政策条件。此前中国证券报记者经多渠道了解,市场期待的“交易所版”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有望试点发行。

  发行效率有望提升 铁路基建小微等成“香饽饽”

  据透露,在4000亿元的额度当中,除了1000亿元已基本确定批给国开行,用于铁路方面投资,贷款类别将向小微企业、三农、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及铁路贷款倾斜。因此,各家金融机构上报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方案中,与这些贷款领域相关的将受监管层“青睐”。

  11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13年第一期开元铁路专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本期资产支持证券仅分为一档优先档资产支持证券,总额为80亿元。据悉,本期证券是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首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池为国家开发银行向中国铁路总公司发放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国开行方面表示,本期证券的发行有助于国家开发银行将盘活的信贷资源继续用于棚户区改造和国家重点项目。

  央行方面也专门对此发文称,下一步将会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准备,做好基础资产池组建工作,选择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贷款证券化,并在证券化基础上将有效的信贷资源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用于小微企业、三农、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等建设。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亦曾表态,要制定信贷资产证券化与支持(服务)小微企业挂钩的具体办法。

  多数银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将大幅上升。浙商银行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沈滨认为,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资产证券化才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其他的融资渠道要么可操作性不大、要么成本太高。但是,他同时指出,此前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审批较为缓慢,制约了银行和企业的积极性。

  对此,吴进认为,随着证券化试点框架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交易的持续推进,简化发行申请手续,缩短行政审批时间,加强备案制度的引入将逐渐弱化审批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平台进行监管,大大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环节。

  □本报记者 陈莹莹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