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创业板降低门槛势在必行

2013年11月26日 10:4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上周,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适当放宽财务准入指标,拓展市场服务的行业覆盖面,合理设计并尽快推出再融资制度,完善创业板并购重组制度,修订信息披露规则,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并明确表示,“创业板改革势在必行”。而在前几天的《财经》年会上,证监会主席肖钢也表示,“要使创业板真正定位在支持成长型创新型的中小企业上”。这意味着备受市场各方关注的创业板改革事宜,再次提上监管层议事日程。

  今年以来,创业板可谓风光无限,虽然从10月下旬开始,一直处于上扬行情的创业板走出了一波调整,但截至11月22日,其指数从年初至今的涨幅仍然超过了81%,而同期的中小板涨幅仅为18.06%,上证综指更是下跌3.21%。创业板受追捧的原因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时期,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传统周期性行业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而新兴行业则面临重要机遇,可能获得高速发展。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创业板饱受诟病最多的,也正是这个“新”字。创业板在海外市场通常被称为“二板”,其与主板的区别就在于,这里的上市公司大多属于“高、新、尖”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尚未成形,但前景看好,而投资者对这种上市企业也有较大的容忍度和高风险心理准备。相形之下,我国的创业板由于设置了不太低的盈利门槛,包括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等,再加上审批制,整体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偏离创业板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的选拔标准。如果按现行上市条件,当初在海外上市的新浪、网易、土豆等没有一个符合标准,因为那时这些企业甚至连清晰的盈利模式都还没有。客观地说,创业板的门槛,难住了不少真正优秀的科技公司。

  因此,所谓创业板“势在必行”的改革,首先就应该解决好市场的准入标准问题。直白地说,就是要降低进入市场的门槛,为科技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打开便利的融资渠道,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创业板。同时,将判断企业成长价值的决定权回归市场,让市场资金自由决定上市企业值钱与否,并通过投资取向决定企业的留存。譬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10多年间,上市公司从约5000家减少到目前的2000多家,这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像苹果这样的巨人公司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因此,培育有潜力的中国成长型企业,创业板责无旁贷。通过改革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准入标准,真正激活市场,这应该是创业板改革所谓“适当放宽财务准入指标”的主要含义。

  另一方面,降低门槛、还权于市场,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相反需要监管部门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最重要的是当好市场规范运行的“警察”,关注重点放在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上,尤其是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严厉打击信息造假行为。这样,形成的市场机制将是,企业自身决定是否上市,监管机构保证上市企业报表的真实程度,市场则根据报表信息决定如何投资。

  降低门槛、还权于市场后,监管层还需要在引入资金方面打开更大的空间。因为降低门槛、增大股票供给量的同时,应该加大资金层面供给才能形成平衡。比如加大对QFII的引入,让更多合格的境外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在丰富资金来源的同时,可以促进A股市场形成更理性的投资取向。

  应该说,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的股票注册制,为创业板的改革带来了配套的利好背景,这不仅意味着上市过程将变得简单,而且更意味着所有企业将享受到平等的上市对待。而监管层越来越清晰的态度,则预示着创业板的改革越来越近,中国企业的创业,也会因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江帆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