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整体规模缩水 新基金发行“搬家游戏”难以为继

2013年11月26日 13: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尽管已沦为渠道玩弄“拆东墙、补西墙”游戏的棋子,公募行业的新基金发行狂潮却年复一年,今年发行数量更是再创新高。发行中种种辛酸的背后,只求稳固公募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的“水土”,但这种希望,却正遭遇现实无情的践踏。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今年新成立的基金数量高达319只,大幅超越去年全年的260只。但发行数量的再刷新高,所对应的却是募集规模的整体下降:319只基金合计首募4899亿份,却不敌去年260只基金的6446亿份,无论是股基、债基还是货基,平均首募额都出现大幅下滑。

  更糟糕的是,尽管每年新基金首募额常常有数千亿之多,但公募基金的整体规模却仍在缩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在今年新增4899亿首募额后,公募基金的总规模不增反降,较去年减少2200亿份。这表明,新基金发行已经难以保障公募基金业的“水土”。

  “聚宝盆”变“鸡肋”

  在基金业一度辉煌的日子里,新基金发行是基金公司当之无愧的“聚宝盆”:只要拿到了新基金批文,就意味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资产管理规模的进账。但随着熊市的来临,投资者的热情逐渐冰凉,新基金发行已经成为基金公司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新基金发行数量激增,银行等传统销售渠道拥挤不堪,导致渠道议价能力大幅度提升,为新基金发行增添了大量成本。“现在发行一只新基金,除了正常的人工费用、营销费用以外,还必须要支付的成本包括给客户经理的一次性奖励、给帮忙资金的拆借费用以及其他种种隐形费用等等。基金成立后所收的管理费用,则有相当大一部分要分给渠道作为尾随佣金。所以,发行新基金现在基本等于‘赔本赚吆喝’。”该市场部负责人说。

  但即便是在支付更多的成本后,基金公司也无法安享新基金成立带来的收益。在新基金蜂拥发行的同时,来自渠道的真实客户增量日渐稀少,新基金每年数千亿首募额的背后其实是渠道“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即客户经理游说投资者赎回老基金,购买新基金。这种游戏导致的结果,是基金申赎的频繁出现,不仅给基金经理的操作带来了困扰,还迫使基金公司一次又一次地为阻止资产管理规模流失而不断重复支出各种费用,并陷入了越亏越发的恶性循环之中。

  需轻“数量”重“质量”

  针对公募行业“水土流失”的困境,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应当主动从新基金发行恶性竞争中摆脱出来,将更多的资源注重于提高基金产品的“质量”,打造产品金字招牌来留住客户,否则,对渠道依赖越来越重将会导致基金行业失去发展的话语权。

  “基金行业的本质是为投资者提供可信赖的投资服务,直白地说就是为投资者赚钱。因此,如何相较于其他资产管理行业更具备赚钱效应,是基金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不仅需要基金行业进一步提高投研实力,还需要基金行业在产品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挖掘出更适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从这个角度,基金公司应当摒弃同质化产品发行策略,产品营销应当少而精。”该业内人士说。□本报记者 李良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