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击基金“硕鼠”须靠系统治理

2013年12月03日 10:24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集中爆发的老鼠仓案件再次令基金行业为之震动。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上周五表示,根据交易所核查发现的线索,正在对个别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与部分账户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情况进行调查。而据此前的报道,本轮调查涉案的基金经理多达5位,涉及的账户多达几十个。

  从轰动一时的“马乐案”,到刚结束二审的“李旭利案”,屡禁不止的基金老鼠仓已经引发了业内的强烈关注。专家表示,老鼠仓不仅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损害到市场公平及投资者的利益,更致命的是将累及金融行业信誉,影响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和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治乱用重典,随着老鼠仓案件的不断爆出,监管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2009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七)》正式公布并实施。该修正案将《刑法》第一百八十条增加一款,称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刑法修正案》规定,对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然而,即使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入刑”这剂猛药也并未让老鼠仓势头有所缓解。以今年7月份爆出的“马乐案”为例,其从2011年开始犯案。就在2011年5月,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成为中国基金业第一个因老鼠仓获刑的基金经理。但当时身陷囹圄的韩刚,并未能对马乐产生多少威慑力。

  这也由此引发了市场对于老鼠仓根源的讨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罪名已经入刑,但老鼠仓涉案者的违法成本仍然过低,处罚力度仍然不够。“目前老鼠仓案的刑罚最多也就三至五年,还有不少只是缓刑。罚款金额尽管不菲,但相较于基金经理的身家来说也算不上天文数字。”有投资者甚至戏称,“关了我一个,幸福几代人。”

  除了惩处力度小、犯罪成本低,有人将基金经理的越轨行为归结到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淡薄。“一个是惩处力度还不够,其次不能忽略的是基金经理的法制意识不强。”上海一位资深分析师表示,大部分基金经理都被视为“三高人士”: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但“素质”一词可能要打个引号,很多基金经理都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即便有老鼠仓,监管层也无法监控到。

  还有人将老鼠仓猖獗矛头指向了基金公司的“无为而治”。“现在各公司一旦发现交易经理有建老鼠仓者,只对情节严重者采取辞退处罚,并未追究责任并上报监管部门。基金公司更是为了声誉而极力掩饰真相,致使其成为行业潜规则。”某券商首席分析师表示。相应的基金公司责任缺失也就付之阙如,“基金经理搞老鼠仓,案发后就只是基金经理一个人的事,尽管基金投资者往往也受损失,但那些基金经理所任职的机构却安然无恙。如果是在任职期间犯罪,应该追究相应基金公司的失察之责,短期不得发行新产品。”有基金投资者称,基金公司的连带责任没有被追究,也削弱了处罚的威慑力。

  不过,对于此番基金鼠案的集中爆发,业内人士也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监管风暴或与监管层的稽查扩编有关。种种迹象表明,对于公募基金接连不断爆出的老鼠仓案件,监管层似乎打算展开一次大型的“捕鼠”行动。8月19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证券期货稽查执法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把监管重心转到加强稽查执法上来,决定新增600名稽查执法人员,对稽查人员扩编,实现全系统稽查执法队伍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除此之外,此次老鼠仓的爆出在揭开行业顽疾的同时,也让一项被称为“大数据”的监测系统浮出水面。所谓交易所的“大数据”,是业内人士对沪深两市交易所一系列监察系统口语化的统称。据了解,沪深两大交易所对老鼠仓等交易行为建立了专项核查和定期报告制度,目前交易所已建立实时监控机制、专项核查机制、联动监控机制、智能化监控机制四位一体的监控体系。

  “当个股股价严重偏离大盘走势时,交易所会对营业部交易账户的数据进行调查。”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发现该个股涉及未披露的内幕信息时,会向证监会通报股价异常的情况,对其展开调查。

  “大数据”为监管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工具。“‘大数据’令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通过数据进行账户对比更容易发现一些异常账户。”业内人士表示,每一家基金公司都有股票交易的明细,监管部门会利用监测的数据搜寻到交易相似度高的若干可疑账户,再通过人工筛选,定位到背后的实际操纵人。华泰证券基金研究员王乐乐称,监管层所谓的“大数据”就是借助互联网的搜索技术,将投资者海量的交易信息、账户信息、资金流转信息等进行整理,挖掘这些海量数据背后的关联信息。

  事实上,今年7月份爆出的“马乐案”即已出现于交易所“大数据”监控的影子。“经过‘大数据’监测,博时马乐的老鼠仓和其管理的基金操作数据的重合度几乎达到100%。”据业内人士称。深交所在日常监控时,发现一个10亿元账户重仓的小盘股和马乐掌舵的博时精选高度重合。进一步追查发现,一个3000万元的账户亦是如此,随后交易所上报证监会并立案。

  “想要灭绝老鼠仓可能性并不大,因为有利益就会有铤而走险,只能说通过制度、手段、技术等来尽量减少老鼠仓的次数,这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表示。刘泉江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