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交易所备战新股市值配售首日停牌

2013年12月03日 13:3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针对证监会最新出炉的新股发行改革意见稿,业内人士解读众多,除了意见本身外,还有不少政策细则需要证券交易所等部门具体研究制定,这其中就包括备受市场关注的市值配售细则、新股上市首日价格形成机制等。证券时报记者从深交所有关负责人处获悉,目前上述配套细则正在紧张制定中,具体规定还没有定稿,但会争取尽快推出,确保新股发行改革顺利进行。

  尽管具体细则尚无定论,但上述直接牵涉到中小投资者权益的细则到底如何制定,业内颇为关注,有业内人士还提出了建议,以期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落到实处。

  发行价作比较基准

  威力大

  意见稿提出,建立以新股发行价为比较基准的上市首日停牌机制,加强对“炒新”行为的约束。

  业内认为,这对炒新和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暴利空间将起到实质性约束作用,如果严格执行,炒新今后将再无大幅获利可能。一直以来,中国股市一、二级市场价格严重割裂,二者之间的巨大价差,为突击入股的投机者提供了稳妥套利空间。目前交易所新股首日停牌机制中,多以开盘价为基准设置多档停牌,因此存在着新股高开一步到位的空子。业内建议,交易所应尽快完善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格形成机制。同时,用发行价作为比较基准制定停牌机制,扼杀新股高开一步到位所形成的巨大套利空间,堵住炒新漏洞,让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慢慢上涨。

  目前的首日停牌机制中,多以开盘价为基准,以深交所为例子,2009年9月创业板启动前,深交所对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以开盘价为基础设定了20%、50%和80%的三档涨跌幅度临时停牌机制,2011年2月纳入了《交易规则》,中小企业板也适用这一规定。2012年3月在总结评估该项规定实施效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有效抑制新股上市首日炒作风险,调整为一旦达到或超过10%则实施临时停牌至14:57。此外,还新增换手率盘中临时停牌指标,当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达到或者超过50%时,实施临时停牌至14:57。不过,这一做法在随后的2012年5月又松绑修改为,实施10%、20%两档涨跌幅停牌机制。当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10%时临时停牌1小时,向投资者警示市场炒作风险;当盘中成交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20%时临时停牌至14:57,以抑制市场炒作风险。

  如果在改为以发行价为基准后,仍然按照上述首日停牌机制的档位安排,那么新股只要上涨20%就得停牌至收市前三分钟,交易时间十分有限,上涨空间也基本被锁死在上下20%。

  就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所应该适当调整首日停牌机制的涨跌幅档位,封杀大幅上涨同时也应该允许合理上涨,建议适度放宽涨跌幅停牌档位。

  建议市值配售

  挂钩持股年限

  意见稿明确,改进网上配售方式,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份的投资者才能参与网上申购。

  那么到底持有多少非限售股份市值才可以参与新股申购呢?有业内资深投资人士就认为,与以前的市值配售政策相比,持有一定数量的非限售股仅是获得参与新股申购资格的基本条件,那就意味着投资者要想参与新股申购,一方面必须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另一方面还得准备足够数量的现金。因此,基于对新股的高收益预期,部分投资者可能赎回一些基金和理财产品,以便囤积资金应对市值配售的资金需求。

  上述人士建议,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出发,应该尽可能降低持有限售股的市值门槛,另外最好与持股年限挂钩,真正鼓励长期持股。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规定了上限不能超过千分之一,但是对于那些持有大量解禁股份的现大小非股东,包括PE机构来说,中小投资者显然不能相提并论。尤其是在多只新股打包发行的背景下,中小投资者很难做到既有股又有钱,如此一来,只有坐拥大量非限售股且又有雄厚资本的大小非才能够全程分享新股红利。有业内人士建议能否利用由证券交易所制定细则的机会,将持有一定数量非限售股进一步规定必须由二级市场买入才有资格。

  此前还有传闻新股市值配售将分市场计算持股市值,深市持股市值只能参与深市新股申购,沪市则只能参与沪市,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应该打破隔阂,让投资者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因为从历史开看,深市新股的数量、估值水平通常高于沪市,一旦分市场计算市值对应新股配售,无疑会造成资金流向更有吸引力的市场。胡学文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