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兴产业股或进入分化期

2014年03月13日 13: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3月以来,沪综指在连续震荡几个交易日后,选择向下调整,投资者的悲观情绪持续蔓延,两融市场也出现大幅震荡,多数行业出现融资大幅偿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大幅下挫时,融资客却逆势加仓电子和电气设备两大板块,显然市场的大幅波动并未改变市场对于新兴产业的偏好。不过,布局新兴产业板块的思路开始发生转变,部分新兴产业中的主板股票受到融资客的青睐,在经济转型和改革推进的大背景下,此类品种的吸引力将逐步彰显。

  融资客逆势加仓两板块

  经过2月末的快速下跌后,大盘在3月初出现低位企稳的态势。但在连续震荡5个交易日后,大盘选择向下调整,市场突然走弱也加剧了两融市场的波动,3月初融资融券余额出现一波“四连增”,达到3911.93亿元。此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落,分别下降了13.53亿元和1212.90亿元,截至3月10日融资融券余额已降至3885.50亿元,显示两融资金谨慎情绪升温。

  行业方面,3月10日以来,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1个行业出现融资净偿还,其中非银金融、商业贸易和银行融资净偿还额居前,分别为7.23亿元、4.23亿元和3.49亿元。在多数行业出现融资净偿还的背景下,融资客却逆势加仓电气设备和电子两大板块,其中电气设备板块更是获得了2.55亿元的融资净买入额,排在28个申万行业的首位。值得注意的是,3月初电子行业的融资余额为143.22亿元,3月11日的融资余额144.56亿元,较月初增加了1.34亿元;电气设备行业月初的融资余额为68.45亿元,3月11日融资余额上升至72.83亿元,较月初增加了4.35亿元,显然进入3月份,两融资金对这两大板块一直青睐有加。

  从个股来看,相较于创业板和中小板,电子和电气设备行业中的主板股票更受融资客青睐。电子和电气设备行业中共有48只两融标的股,其中有26只股票来自主板市场,22只股票来自创业板和中小板,此前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股票一度被小盘股所霸占,但3月以来这一现象发生明显转变,3月以来,有16只主板股票获得融资净买入,占比为61.54%;有10只创业板或中小板的小盘股获得融资净买入,占比为45.45%。由此可见,一些主板中的新兴产业股开始进入两融投资者的视野。

  新兴产业股或进入分化期

  此前,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小盘股由于多数隶属于新兴产业,一度成为了新兴产业的代名词,成为市场热捧的对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成长”还是“新兴”均不是创业板或中小板所独有的。在高估值、低利润的背景下,小盘股价值重估的能力已经有所削弱,与之相比,主板市场中的新兴产业股反而更值得关注,不排除新兴产业板块内部进入分化期的可能。

  一方面,新兴产业中的小盘股面临的压力开始增加。国泰君安证券指出,以2013年的创业板为例,创业板指数前10%的股票2013年以来的市值增加了120%,其中估值提升61%,而业绩增长36%。做出对比,其余90%的创业板企业估值提升了50%,但业绩却下滑5.48%。不管是龙头还是其他股票都获得了市场的追捧,但创业板的超额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龙头企业估值提升和业绩高增长带来的。在经济增速放缓、小盘股整体估值高企、盈利能力可能出现下滑的背景下,创业板内部的新兴产业股继续向上的压力明显增大,不排除部分缺乏业绩支撑的新兴产业股将面临大幅调整的可能。

  另一方面,主板中新兴产业股的吸引力开始逐步彰显。主板的新兴产业的规模和未来增长绝不亚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从马太效应上讲,主板中的新兴产业股已经上市四、五年,具备可观测的历史数据,经受了市场的长期考验。与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上市企业相比往往具备更强的科研实力,将是率先受益科技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品种。此外,相较于创业板动辄百倍的估值,主板中的新兴产业股大多维持在20-30倍左右的市盈率,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为资金入驻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改革推进和经济转型,主板中新兴产业股的吸引力将逐步彰显。

  □本报记者 徐伟平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