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业内:部分获注资产盈利堪忧

2014年04月08日 10:21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当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到期后,收购资产的业绩增势是否会“懈怠”下来,也是投资者十分关注的话题。

  根据Wind数据,记者随机选择了几家在2010年完成资产注入且有盈利预测的公司,结果显示部分注入资产业绩继续高歌猛进,有的则出现疲软。

  期后业绩疲软的现象集中出现于商业零售领域。2009年3月,广百股份提出定增预案,收购广州市新大新有限公司99%股权。根据当时的资料,新大新2007年实现净利润1398万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约1771.02万元,预计2009年可以实现净利润约1856万元。在资产注入前,新大新2008年的业绩同比增速为26.7%,而按照对2009年的业绩预测,当年的业绩同比增速应为4.8%。

  而实际上,新大新2009年实现净利润约2214.92万元,同比增长25.06%,基本延续了2008年的高增长。但脱离了业绩预测的束缚之后,新大新的业绩增速明显下降。2010年至2013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是4.9%、5.5%、11.6%和-14.8%。可见在资产注入前和业绩预测期内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得到延续。

  同样属于商业零售板块的华联综超也有着类似的故事。2009年,华联综超实施资产注入,注入资产包括北京华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紫金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无锡奥盛通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合肥信联顺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公司,其中有1家公司未给出盈利预测。根据当时的公告,上述有业绩预测的4家公司,2009年预计的业绩合计为1495.6万元。

  2009年,这4家公司实际实现的净利润合计约为1500.7万元,刚好实现了业绩预测。

  不过此后的几年,4家公司的业绩情况变得不甚理想。2010年至2012年,这4家公司合计净利润分别为754.3万元、1302.2万元和1079.3万元,竟没有1年的净利润合计数超过置入资产的2009年。

  从统计数据来看,也有部分公司注入资产持续实现高增长。其中,老凤祥2009年提出资产注入方案,其中涉及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根据当时的公告,老凤祥有限2008年实现净利润约1.17亿元,预计2009年净利润约为1.79亿元,2010年约为2.37亿元。

  在预测期内,老凤祥有限的净利润数据轻松超过预测值,2009年和2010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87亿元和2.99亿元。此后,老凤祥有限的业绩增长并没有因为脱离了预测期而有所放缓。2011年,老凤祥有限的净利润大幅增长达到5.84亿元,2012年没有披露净利润数据,但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

  老凤祥有限的情况并非个案,鸿博股份2010年收购无锡双龙信息纸有限公司,当时承诺收购完成后的2.5年内,每年净利润不低于800万。公开资料显示,无锡双龙2010年实现净利润886.7万元,2011年实现1200万元,2012年实现1449.2万元,均超预期完成了业绩目标。而到了2013年,该公司的业绩更是进一步大幅增长至2042.6万元。

  证券时报记者 张莹莹 仁际宇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