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期指反弹:压力渐增 脚步未停

2014年04月15日 13: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国泰君安期货 陶金峰

  股指期货4月14日窄幅波动整理,IF1404报收于2272.4点。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超预期,IPO预计将在年报结束后重启,管理层短期内很难推出强刺激政策,国际股市集体回调,这些因素都将抑制后市沪深300股指期货反弹空间;但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微调预期增加,市场预期本周央行将投放流动性,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或将推出新的宽松政策等有助于股指期货后市反弹的因素同样存在。在基本面多空纠结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后市股指期货将在压力下继续反弹,IF1404短线或将先后挑战2325点和2355点阻力位。

  三压力制约期指反弹空间

  经济增长放缓超预期。4月10日公布的3月进口和出口增速大大低于市场预期;4月11日公布的3月PPI则是连续第25个月同比下降,同比降幅达到近8个月低点,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压力显著增加。市场一致预期一季度GDP增速将放缓至7.2%-7.3%左右,明显低于今年经济增长目标7.5%和年初普遍预期。但是,只要一季度经济增速不低于7.2%,就业增长目标就有望实现,短期内推出强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仍然很小。在没有强刺激措施的背景下,后市股指期货的反弹空间将明显受到抑制。

  市场热点未能转向大盘蓝筹。上周五和本周一,以金融板块为首的大盘蓝筹板块未能延续此前的反弹行情,反而出现集体回调的尴尬局面,市场对于沪港通的炒作热情也从上周四的热潮中迅速降温。本周一,创业板和中小板均小幅反弹,而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板块却集体下行,拖累沪深300现货指数走低;虽然京津冀概念、油改概念和丝绸之路概念表现偏强,但是并未推动沪深300现货指数整体反弹。近日美国生物和科技股下调压力明显加大,并一度拖累国内创业板、中小板走弱,但是国内重组和题材概念仍表现相对活跃,市场热点并未出现明显的持续转向大盘蓝筹的迹象。笔者认为,后市以金融为首的沪深300权重板块如果不能继续反弹,则将大大限制沪深300现货指数和股指期货的反弹空间。

  IPO压力挥之不去。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年报陆续公布,新股发行重启的相关担忧也在增加。虽然管理层将在后期对IPO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优先股试点也将继续推进落实,但是如果就此断言后市新股发行重启压力不大,则有点过于乐观。我们认为,新股发行重启之前是股指期货反弹的相对理想时间,随着新股发行重启,股指期货可能会面临新的强阻力。

  资金面再现宽松迹象

  令人乐观的是,目前货币市场资金面充裕,银行间市场利率总体运行平稳,这也是近期有利于股指期货展开阶段性反弹的重要因素。

  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550亿元的净投放,是春节后连续八周资金净回笼之后的首次净投放。随着即将进入4月下旬的财政缴款高峰,市场预期本周央行将继续进行小幅净投放,使得货币市场保持整体稳定。

  国际方面,德国央行行长上月表示,推出QE不是不可能,这一转变或有助于欧洲央行对抗通货紧缩威胁。欧元区3月通胀率意外滑落至0.5%这一四年多以来的最低点。通胀低迷不利于推动经济增长以及政府为减轻公共债务负担所作的努力。欧洲央行可能在不久通过再度降息或推出QE来刺激欧元区经济复苏,避免通缩风险。此外,安倍经济学对于日本经济刺激效应较弱,日本央行也可能在不久以后再次加大QE的规模。上周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或将维持低利率更长的时间。美欧日保持或加大量化宽松政策,将减轻人民币贬值和外资流出压力,间接有利于后市沪深300股指期货弱势反弹。

  3月中旬以来,沪深300股指期货当月合约5日、10日和20日均线已经修复成多头排列,中短线反弹行情正在进行当中,后市仍有一定反弹空间。上周五和本周一,期指当月合约IF1404未能突破上周四的收盘价2285点,多空双方围绕2272点附近展开小幅度的争夺,多头仍在酝酿新的反弹动能,短线在2260点附近有一定技术性支撑,2238点支撑力度更大。后市短线突破2285和2300点阻力可能性较大,但是在2325和2355点附近将会遇到较强阻力,如果不能有效突破2355点阻力位,则可能再度出现回调。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适当把握短线逢低买入做多机会,中线做空则尚需等待时机。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