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亚伟转战私募首年 产品净值增长13.86%

2014年04月17日 16:4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据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Transmedia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王亚伟旗下的外贸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累计单位净值为1.1386元。也就是说,王亚伟转战私募首年,产品净值增长了13.86%。

  从行业整体来看,2013年阳光私募平均收益率为13.63%,2013年冠军“创势翔1号”的收益率更高达125.55%,王亚伟私募基金的业绩在业内属中等水平。

  另一组可供参考的数据是,在昀沣的存续期间,即2012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累计跌4.65%,深证成指跌9.16%,中小板指数涨19.44%,创业板指数涨幅高达83.96%。

  基于此,有人对王亚伟颇感失望,他们认为神话已破灭。而在笔者看来,投资界原本就不存在神话,王亚伟转入私募界的一层重要意义,是他为国内阳光私募树立了一个标杆。

  王亚伟曾有一段风光无限的公募岁月。彼时,他作为华夏基金的黄金招牌,享受着各种资源倾斜及宣传照顾,在外界眼中,他已成为华夏基金的神话人物。

  2012年5月,王亚伟出走华夏基金,并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公募一哥转投阳光私募界,一时间引发空前关注。

  2012年12月21日,王亚伟的首只私募产品昀沣完成募集。凭借以往的号召力,昀沣的各项数据均创阳光私募产品新纪录:募资超过20亿元,固定管理费率达2.5%,认购门槛达2000万元。

  在笔者看来,王亚伟为私募界树立了标杆,主要是在于他所创立的私募基金行事风格已接近海外成熟私募基金。

  在金融相对发达的海外市场,私募基金具有很强的私密性。海外私募基金不仅对自身投资策略高度保密,大部分私募也不愿对外披露单位净值数据。

  反观国内大部分私募基金,则一直处于过度曝光之中。诸多私募基金管理人经常公开发表市场策略,甚至敢于公开力荐旗下重仓股,殊不知这也是干扰市场的行为。

  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也非常热衷公开宣传自身业绩。运作一只规模较小的私募产品,一旦业绩领先便四处公开鼓吹宣扬,国内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也惯于以此方式壮大旗下私募基金。一旦规模扩大,产品操作难度随之上升,这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又容易因业绩滑落被投资人及媒体穷追猛打。

  王亚伟与这类做法截然不同。自2012年底成立昀沣计划后,该产品的净值从未向第三方机构公开,一直仅向购买人披露净值信息。若不是此次Transmedia发布昀沣产品的净值数据,外界对这只产品的盈亏情况仍一无所知。这一年多,王亚伟也没有接受采访,更遑论公开发表投资策略观点。

  当然,王亚伟也有着保持私密性的底气。鏖战公募战场多年,出众的业绩口碑使之不必再为招揽客户发愁。谢绝媒体曝光,则为其保证了专注投资的纯粹性。

  话又说回来,对于昀沣这类管理资金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产品,年收益接近14%已不简单。业内也一直倡导,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私募业绩,忽略短期波动。

  再者,王亚伟“奔私”的首年,其实已经赚钱多到令人眼红。按2013年王亚伟私募基金20亿规模粗略计算,管理费收入已达到5000万元,业绩提成则约为5544万元,年收入已超过1亿元。王亚伟为国内私募树立的这个标杆,显然让一般圈内人士只能望其项背。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