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风投迎来IPO重启“甘霖”

2014年04月21日 10:4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中国证监会于18日晚间发布了首批28家IPO企业预披露名单,这意味着新股发行审核重启在即。然而,这并不等于“一夜暴富”盛宴再度开席。专家认为,风投机构投机时代已经终结,唯有回归价值投资本质,专业并专注地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长,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风投退出尴尬缓解

  IPO退出渠道是国内风投机构最为倚重的渠道之一。长期以来,IPO退出占国内风投机构退出比例的80%以上。28家IPO企业预披露名单发布,意味着新股发行审核重启在即,风投机构可谓“久旱逢甘霖”。

  2009-2011年创业板为风投机构创造了一个暴利的时代,“一夜暴富”的神话层出不穷。而2012-2013年国内IPO退出受阻、退出回报直线下降使得风投陷入困顿与挣扎。

  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钢感慨,国内IPO长期暂停打乱了投资界的生理周期。“风投行业直接从夏天到了冬天。”东方赛富董事长刘俊宏表示,国内IPO停滞让投资机构失去了收获的“秋天”。

  毫无疑问,此前IPO政策不稳定令风投机构感到焦虑与不安。资本市场政策的稳定性成为业内的一致期盼。

  君盛投资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廖梓君表示,国内创业板和中小板估值虚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对于发行渠道把控过度。行政控制下的发行体制一方面导致拟上市端出现“堰塞湖”,容易滋生腐败;另一方面,上市资源稀缺导致幸运的上市企业股价虚高,出现资源错配。

  “与其给更多的支持政策,不如给一个稳定的、预期明确的政策环境。”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甘剑平表示,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IPO政策不确定让投资机构很难管控市场风险。

  “一夜暴富”神话难复制

  IPO重启在即为风投重燃希望,然而,“一夜暴富”的神话再难复制。

  “以前上市退出回报10倍,现在只有3-5倍。”同创伟业合伙人、董事总经理丁宝玉直言,以前只要把企业推上市,就大功告成。现在退出回报直线下降,投机时代已经结束。

  据投中集团统计,自2009年之后,风投机构通过IPO退出获得的回报率连续四年下滑,2009年退出回报一度高达11.4倍,而2012年和2013年则分别降到了4.38倍和3.02倍。

  随着行业洗牌和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原来追求“高收益、快回报”的投资方式已不可持续,回归价值投资本质成为生存的唯一出路。

  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殷哲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推进、IPO注册制逐渐完善等外部因素促使风投机构对投资的思考日渐成熟。机构的投资方式也逐渐从追求上市溢价,转向追求企业增长溢价。

  丁宝玉表示,风投机构对IPO发行价高低兴趣不大,因为退出锁定期的限制,机构更关注1年后的股价。

  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合伙人宋安澜表示,随着中国股权投资行业越来越成熟,机构只有做深、做专才能生存,获得好的投资回报。

  并购市场迎来热潮

  2012年和2013年漫长的“寒冬”让众多风投机构为过去的野蛮生长付出了代价。长期的退出尴尬令风投机构另谋出路,并购退出时代由此开启。

  据投中集团统计,2013年,国内风投机构通过并购实现了230起退出交易,而同年IPO退出案例只有69起;在退出回报方面,2013年并购退出回报为2.87倍,与当年的IPO退出回报已极为接近。

  投中集团执行总裁金建华表示,并购未来会是风投重要的退出渠道之一。随着市场环境不断改善,政策审批权下放以及金融工具日益丰富,并购运作的模式将更加成熟。

  天津渤海海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高伟威表示,从国际市场来看,IPO和并购数量的比例通常是1:9。2013年是并购年的一个起点,预计未来几年并购市场会越来越火爆,并购的数量可能远远超过IPO的数量。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罗飞认为,在国内加速产业整合的大背景下,并购市场将迎来热潮。行业内规模居前、有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发挥重要作用。

  并购时代开启令不少风投机构开始谋划发展并购基金。根据歌斐资产和投中集团联合发布的《2014年GP调研报告》,有15%的基金管理人已经设立并购基金,有40%的基金管理人在未来2年内拟设立或正筹备设立并购基金。

  “并购基金在国外经济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未来在中国也大有潜力。”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施海宁曾公开表示,将鼓励并购基金设立,并帮助一些重点并购基金开展并购贷款、融资。

  (据新华社)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