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兴市场之父”麦朴思:我从未看空新兴市场

2014年04月22日 11: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MSCI新兴市场指数走势

  ●新兴市场疲弱的周期往往比将它们分隔的牛市更短。绝不认同“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只是一个周期性现象”的观点。

  ●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并非来自中国本身,而是外部对中国风险的夸大,包括夸大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等各种金融和银行系统风险,以及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甚至环境污染对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中国去年底推出的全面改革措施将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使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主导,转移至更集中于私人企业、消费者和服务业上。

  ●对美国的流动性缩减的影响有可能被夸大。美国这些举动仅代表新的支持措施有可能减少,银行仍可以利用已有的流动性。

  □本报记者 张枕河

  针对当前全球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一系列热点问题,有“新兴市场之父”之称的著名投资者、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麦朴思(Mark Mobius,原译莫比乌斯)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在其数十年的投资历程中,从未丧失过对新兴市场的信心,其出现一定波动和起伏非常正常。

  另外,他特别看好中国市场,并认为中国经济本身并不存在重大风险,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为经济带来许多“正能量”,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反而是外部市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夸大”,这可能会影响部分投资者的心理。

  从未对新兴市场失去信心

  中国证券报: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对今年中国和新兴市场总体表现的预测?

  麦朴思:要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中国和新兴市场总体表现,就是“up”(向上),预计它们今年都会有非常不错的表现。虽然相对于发达市场,新兴市场在2013年的表现较为疲弱,但我认为投资者应该从更长期的角度来衡量新兴市场。自1987年以来,我们开始在新兴市场投资,其间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指数已远远超过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数,反映出新兴市场的表现远超已发展市场。此外,纵观历史进程,我发现新兴市场疲弱的周期往往比将它们分隔的牛市更短。

  而其中,中国市场的前景特别值得看好,我认为中国政府在2013年年底公布的改革方案有望为中国取得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许多“正能量”,也为投资者制造了可观的机会。

  中国证券报:你一贯看好新兴市场,请问在你长达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有过哪怕一刻对新兴市场丧失信心或是感到失望的时刻么,例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

  麦朴思:从来没有。因为我知道尽管新兴经济体可能会出现起伏,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其在阶段性低迷之后便会迎来复苏。而且你知道所谓的“恐慌时刻”来临之时,许多投资者着急撤退时,也恰恰是投资的最佳时点,我会选择最佳的标的和市场“入场”。此外,对新兴市场造成冲击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是来自外部因素,而并非它们自身出现了巨大问题。

  换言之,我绝对不认同“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只是一个周期性现象”的观点。新兴市场股市表现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持续远远优于发达市场。1991年至2013年间,新兴市场的GDP增长也高于发达市场,只有三年除外。展望未来,我认为新兴市场强劲的增长趋势将持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也预测,新兴市场在2014年将增长5.1%,远超发达市场2.0%的增长预期,这就是各方看好新兴市场的一大证据。

  中国经济无大风险

  中国证券报:你认为中国的地方债是否存在较大风险?对“土地财政”有何看法?

  麦朴思:对于地方债问题,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更快速地发展,而不断地借债,债务规模的确越滚越大。如果这种状况继续无节制地继续,的确会构成一定风险。而缓解土地财政问题,我认为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随着改革深入,地方政府可以在被允许的前提下发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债券,灵活地筹集资金,但正如前述,必须要控制好规模以及步伐;其二是房地产税规模应扩大,这将为地方政府带来持续而稳定的收入。我认为这些措施的逐步推进将是非常明智的,可以使地方政府更好地运转。

  中国证券报:中国房地产行业是否存在泡沫以及风险?

  麦朴思:我认为中国部分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房价的确过高,但在如此高的房价下依然有不少投资者入场,而且不认为其是包含风险的,这某种程度说明这种高价是适当的,所以指望核心地段房价下跌恐怕不太现实。

  对于一些中国中小城市,即使信贷收紧,也会有一些投机者前去购房,而他们很多是使用大量现金,例如三亚等资源稀缺城市或是临近北京上海等的中等城市也非常具有价值,对于房产投资而言,位置永远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在中国整体储蓄率非常高,加之消费者对房产需求仍很高的背景下,我不认为该行业存在较大泡沫。

  中国证券报: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麦朴思:我认为最大的风险并非来自中国本身,反而是来自外部对中国风险的夸大,包括夸大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等各种金融和银行系统风险、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甚至环境污染对经济所带来的危害。而仅仅是这种“感觉”便有可能会对投资者造成一定的迷惑,并影响他们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在投资时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这或许才是中国经济今年面临的最大风险。

  特别是由于很多“感觉”甚至不仅是夸大,而且是错误的,这会使一些更为悲观的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遇到了麻烦,但实际上中国经济仍然非常健康。

  总体而言,中国在2013年年底推出的全面改革措施将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旨在提高专业水平和资源分配效率的国企改革,鼓励私人企业发展以及创新,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措施,将加快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使其增长模式由投资主导,转移至更集中于私人企业、消费者和服务业上。这份改革大纲已经涵盖到未来十年的规划,并且在2014年内就可以见到一定进展。

  中国证券报:对于“京津冀一体化”,你有何展望?

  麦朴思:中国的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拥有非常大的权威。尽管大家都知道,由于行政原因,可能地方政府在某些问题上会有些不情愿,但一旦中央政府下定决心,在北京、天津和河北构建一个超大城市群,并使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教育水平都有所提高,就业机会也逐步增多,而不仅限于居住功能,该地区前景将不可限量,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型城市群也不是不可能。从这点来看,我想再度强调,中国中央政府的强大力量将有助于推动各项改革政策推动。

  资本外流危机难再现

  中国证券报: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李嘉诚等开始有抛售中国内地房地产资产的打算或行动,这会是资本开始大规模撤离内地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大投资市场的先兆么?

  麦朴思:我不认为李嘉诚开始完全撤离中国市场。众所周知,李嘉诚在中国内地拥有非常多的物业和资产,他所作出的出售决定,更多只是使其资产更加多样化,例如进军其它行业或是欧洲的房地产业等,但绝非完全结束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各项投资。这种分散投资的战略我非常赞同,在股票市场同样适用,再看好的市场和标的也不能将所有资本投入。

  中国证券报: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在其上任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给出了早于市场预期的加息时点,一度引起市场的恐慌。你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进程有何预期?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会否出现?

  麦朴思:首先,要知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并不是由耶伦决定,而是由经济发展情况决定的,只有经济数据足够强劲,美国才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其次,我认为对美国的流动性缩减的影响有可能被夸大了。美国这些举动仅代表新的支持措施有可能减少,银行仍可以利用已有的流动性。此外,即使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得对股票市场有点不利,但不应忘记其他央行,特别是在日本和欧元区,将继续维持强力的刺激措施。

  而对于新兴市场,引发大规模资本外逃,甚至是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以东南亚国家为例,目前这些国家的金融环境就与1997年时有很大的不同,那时该地区很多国家和公司的债务主要是美元,所以受外因影响过大,市场非常脆弱,而目前这些国家的债务主要都是本国货币。此外,当时该地区的政府和央行在风暴突然来临之时明显缺乏经验,但是在目前这些国家的管理机构已未雨绸缪地出台了很多预防措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收效。

  中国证券报:中国股市今年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投资热点?

  麦朴思:MSCI新兴市场股指是被用于衡量全球新兴市场股市表现的基准指数,由多个市场股指构成,但目前海外投资者无法直接投资中国A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就将A股贸然加入该指数,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市场干扰。我已经和MSCI方面讨论过,建议另外设置一个包括中国A股的全球新兴市场股指,这样就分别有包含和不包含中国A股的全球新兴市场股指供投资者选择。

  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今年“沪港通”将包含非常大的投资机遇。很多公司都是在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内地和香港投资者都有机会去对方市场选择同一家公司相对便宜的股票,这两个股市也将越来越趋于平衡。此外,消费板块以及与消费相关的投资领域非常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内地消费者越来越富裕,购买力在不断上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对消费领域具有推动力。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