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万洲国际蹊跷IPO背后:上市时机和目的遭质疑

2014年04月25日 13:11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万洲国际在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完成“蛇吞象”后,面临巨额债务问题,而上市融资是其一条出路,不过,更名、人员、上市时间、上市目的等均成为其不能拿到预期融资额的因素

  万洲国际(原双汇国际)香港IPO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原定于4月30日在香港挂牌交易的万洲国际被指将大幅缩减融资规模,同时,上市时间也将延后。对于万洲国际此次IPO,在业内人士看来,是一次蹊跷的上市之旅。

  推迟IPO融资额或降低

  4月23日,万洲国际发布招股说明书最新公告,称公司将缩减全球发售的规模,公司IPO时间将延后。

  而据了解,万洲国际曾在4月14日公开表示,公司于15日在港公开招股,此次全球发售初步包括36.5498亿股,发售价介于每股8.00港元至11.25港元,融资292亿港元至411亿港元。另外,此次发售中,80%为新股,20%原定为目前股东所持有的旧股,后者数量约有7.3亿股股份。

  有消息称,万洲国际方面表示,公司已完成国际路演,但是因为需求欠佳,将修改全球发售条款,故延后IPO。

  据记者了解,此次万洲国际调整后的新股发行数目拟为12.99亿股,相当于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10%,调整后的发行将不会包括任何旧股。而发行价不变,仍为每股8港元至11.25港元(1.03美元-1.45美元),IPO规模从原定的53亿美元降至最多18.8亿美元。万洲国际IPO计划将于4月29日定价,5月8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而按照其之前的招股说明书,此次调整发行新股数量,万洲国际将减少最多65%的融资额,集资范围下调至101.4港元至148.2亿港元。

  根据万洲国际最初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拟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数中的约40亿美元用于偿还贷款,余下的款项用作营运资金及其它一般公司用途。而此次缩水发行之后,万洲国际因收购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而产生的债务如何偿还,就成了新的问题。

  对于此次万洲国际修改招股书一事,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万洲国际在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一年后就急于上市,而且是在国内猪肉价格下降、美国爆出猪肉质量问题的环境下选择上市,其上市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急于上市背后面临巨额债务

  说到万洲国际的上市,这里不得不提史密斯菲尔德,这家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

  2013年9月份,万洲国际与史密斯菲尔德达成最终并购协议。万洲国际支付71亿美元的代价,收购资金包括对史密斯菲尔德的47亿美元现金收购,及承担其24亿美元债务。而这次收购堪称史上在美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案。

  在收购完成后,万洲国际制定了未来业务增长战略,包括增加从美国到亚洲的猪肉出口,建立新的全球贸易运营平台,以及探索与史密斯菲尔德共同在中国市场开发高端产品的合作机会。

  在去年万洲国际(当时的双汇国际)收购完成史密斯菲尔德后,万洲国际相关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上市时间给予了两年内上市的说法。然而,在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万洲国际选择了IPO。

  万洲国际急于IPO的背后,也显现出了其对资金需求的迫切性。

  事实上,在此次万洲国际的招股说明书上就募集资金的使用方面,也提到主要是拟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数中的约40亿美元用于偿还贷款,余下的款项用作营运资金及其它一般公司用途。

  而选择此时上市,在沈萌看来,不占据天时地利:国内猪肉价格低迷,而美国爆出猪肉质量问题,“作为中国内资企业,以前还往往有香港大的机构、富豪或者国有企业做基石投资者,但是目前香港投资者对内地投资热情并不高,因此他们参与这种基石投资者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沈萌对记者表示,万洲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后一年左右时间就上市,对于史密斯菲尔德这种体量的资产而言过于短促,虽说前面有光明乳业的新莱特和大连万达的AMC都在被收购后一两年内成功IPO,但不足以成为万洲国际的先例,因为作为万洲国际收购后主要资产的史密斯菲尔德在北美和欧洲的业绩并未有亮眼表现。

  万洲国际蹊跷的IPO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万洲国际选择香港IPO,在业内人士看来,有多处蹊跷的地方。除了上述提到的上市时间之外,对于此次上市前改名、上市目的、人员问题和上市时机等,也都存有蹊跷之处。

  提到更名,在今年1月份,双汇国际其将名字更名为万洲国际,对于更名一事,当时被业内认为或为上市在铺路。如今看来,彼时的改名成为今天IPO的一个不利因素。

  沈萌表示,作为一家拟上市企业,知名度是吸引投资者关注的关键点之一,双汇国际改名万洲国际,虽说有避免品牌雷同的嫌疑,但双汇国际是双汇发展的绝对控股母公司,因此双汇国际保留原名问题并不是非常严重,现在改名之后,众多媒体在报道该公司时都不得不标注万洲国际即原双汇国际,结果对当时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且引发和双汇发展间协作的种种联想在IPO时统统打了折扣。

  而对于此次万洲国际提出的上市目的,在多位分析师看来,也是导致其IPO定价没有按期执行的一个因素之一。

  沈萌称,此次万洲国际IPO融资目的官方表示是为了偿还收购的短期债务,但若为偿还短期债务,像史密斯菲尔德这种重资产企业有很多其它融资手段可供使用,且IPO文件中像鼎晖和新天域等PE股东会出售大量旧股,难免会让市场认为此次IPO的实际目的是原股东套现离场。

  提到人员问题,一是获得超常股份奖励的万隆和杨挚君,二是参与IPO的28家承销商投行。

  沈萌称,对于第一点,收购完成不代表收购成功,因为前者只是表示法律手续结束,后者则需要长时间经营业绩的检验。因此超常规奖励也让投资者产生怀疑,是否有尚未公开的隐情,以及这些隐情是否会影响到IPO以后经营的稳定性。对于第二点,28家承销商创历史之最,但此次IPO的规模却并非史上最大,虽说众多承销商参与可以规避IPO控制权从发行人旁落少数大投行,可在投资者群体相对固定的条件下,不同投行难免会在相同投资者身上撞车,增加投资者厌恶感、降低投资者对IPO的信心。

  “中国经济疲软,国内猪肉价格下跌,同期美国猪肉爆出安全问题,因此当时宣称的收购协同效应已不明显。再加上阿里巴巴和京东等高科技股都跃跃欲试IPO,势必会牵动大型投资者的注意力,导致大型投资者对万洲国际IPO的兴趣降低。”沈萌如此评价万洲国际IPO对于时机的把握。

  而对于万洲国际上市的相关问题,万洲国际相关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切问题不予回应。(记者 夏 芳)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