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成市场份额在手 秦岭水泥变身电子废弃物处理龙头

2014年05月05日 11: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4月30日的一纸公告预示着秦岭水泥有望从区域性水泥生产企业转身进入环保产业,成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商。此前,A股公司中的格林美、东江环保均涉及电子废弃物处理业务,家电生产企业TCL、四川长虹、格力电器亦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旗下电子废弃物处理业务板块此次通过重组秦岭水泥上市,标志着国内该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已悉数登陆资本市场,再加上现行产业政策对企业总量的控制,国内电子废弃物处理行业将进入寡头时代。

  注入资产占两成市场份额

  根据重组方案,秦岭水泥将获注预估值18.74亿元的中再生体系内的位于黑龙江、河南、四川、江西等地的8家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8家公司2013年的净利润合计达到1.19亿元。

  “中再生是行业里公认的龙头企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无论是处理的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中再生体系内的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从秦岭水泥重组预案可知,此次注入的8家公司核定的整体拆解能力超过1200万台,其中2013年实际拆解量超过770万台。而全国纳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范围的企业名单》的企业不过91家。环境保护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信息系统显示,2013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实际拆解量为4149.9万台。这意味着,中再生体系内企业2013年的拆解量就接近全国拆解总量的20%。

  中再生似乎并不满足于20%的市场份额。2013年12月,旗下位于唐山、清远两地的公司被纳入第三批《基金补贴企业名单》。这意味着,2014年,中再生将至少新增180万台的拆解能力。

  有行业研究人士预计,我国已进入家电报废高峰期,理论报废量正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年报废量将达到1.6亿多台。另据了解,发改委正在研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未来或将有更多品种的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拆解获得国家基金补贴,电子废弃物处理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准入门槛助推寡头时代

  或许是汲取了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行业从快速发展迅速陷入产能过剩的经验教训,财政部于2013年底发文收紧产业政策。《关于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等政策的通知》中称:“除将已获得基金补贴的优质处理企业纳入规划外,本通知发布前已经环境保护部备案的各省(区、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规划数量不再增加”。

  财政部相关人士也曾表示,将严格控制处理企业规划数量,各省(区、市)规划数量不再增加;并将重新核定处理企业的处理能力,不得虚增处理能力;同时明确基金补贴企业退出规定,从2014年起,企业不规范拆解量占其申报拆解总量连续两年超过5%的;企业实际拆解量低于许可处理能力的20%的,以及资源产出率低于40%的,取消基金补贴资格。

  这一政策及财政部的表态被业内人士解读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已对新进入者关门,全行业将进入“减法”时代。据了解,上述政策一经落实,已有多家公司向环保部门申请调减核定拆解产能,以防止拆解产能利用率过低被取消基金补贴资格。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规划建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总量为121家,未来这121家企业的竞争将是围绕回收渠道的竞争。”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电子分会秘书长唐爱军表示,随着国家政策对处理企业的总量控制,以及对企业拆解产能利用率的要求,能够广泛掌控回收渠道的拆解企业有望在未来几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着全国性回收渠道优势的中再生,及拥有销售网络布局的长虹、格力等企业有望在本轮竞争中取得先机。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