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捡了个烫手的热山芋? 利得财富独家回应接盘纽银梅隆

2014年06月04日 09: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记者 康博 张桔)拿到第三方销售牌照的机构除去卖基金外还能做啥? 近期总部位于上海的利得财富给出了另外的一种思路—接盘基金公司。

  端午节前,西部证券发布公告称,合营公司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东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向上海利得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纽银西部基金49%股权的《股权转让协议》。本次转让后,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将不再持有纽银梅隆基金的股权。

  在书面回复中国经济网采访时,利得财富相关人士指出,2012年8月,利得财富旗下利得基金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基金销售牌照”;2013年12月,利得财富携手华富基金以45%的股权比例入股华富利得基金子公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一直不满足于只销售基金的单一方式,而是希望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做文章。

  记者了解到,公司领导曾公开表示:“利得财富在拥有基金销售、基金子公司牌照之后,公司正在酝酿入股一家公募基金公司,而在未来也并不排除入股一家证券公司和获取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进一步完善集团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以寻求规范经营的姿态谋求长远发展。”如是看来,利得财富最后选中的是纽银梅隆。

  纽银集团黯然离场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纽银梅隆基金成立于2010年7月,由西部证券和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分别出资51%和49%设立,注册资本2亿元。虽然在成立之初各方对其寄予厚望,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在纽银梅隆基金成立之后,A股就再也没出现过整体上涨行情,即使前后更换了两次总经理,也并未对业绩提升带来明显效果。

  2013年,纽银梅隆基金进行了大规模地招兵买马,开出的薪酬水平远高于同行平均水平,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依然大幅下滑。西部证券历年年报中显示,纽银梅隆基金2011年亏损4248万元;2012年虽然亏损有所收窄,但仍达到1331万元;2013年亏损迅速上升至4338万元,成为去年业绩下滑最大的基金公司,被逼无奈的股东方在2013年上半年对其增资了1亿元。但根据2014年一季报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管理规模已缩水为3.62亿元。

  而有业内人士指出,连年的亏损即使是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也扛不住,这也许是纽约银行梅隆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甘愿退出的主要原因。

  对此,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表示,因股权变动导致的基金公司管理层重组可能对基金公司带来较大影响。近年国内基金公司股权变动频繁,因此导致的管理团队调整也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因内部管理混乱或人事纷争引起高管离职、股权变更,实际上反映的是基金公司管理不善,投资者应予以警惕。

  尽管纽银梅隆基金连年亏损,尽管外资股东多年来都无济于事,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基金领域对国内民营资本的吸引,这也是上海利得财富接手的原因。

  上海利得华丽冒险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利得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法定代表人李兴春,目前已拥有利得财富、利得基金、利得金融三大全资子公司,其中利得基金于2012年8月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基金销售牌照,进军基金销售领域。公司规模现位居第三方理财机构行业前列,目前公司还持有华富基金子公司45%股权。据业内人士透露,利得财富接盘价格“在纽银基金的净资产基础上还打了折”,这也意味着公募基金牌照价值已然大幅贬值。

  而据利得财富内部人士透露,与纽银梅隆资产就股权收购一事接洽已有三个多月,而购入股权目的主要是基于产品多元化布局需要,未来不仅是产品线上合作,还将通过入股方式增加第三方机构在公募基金业内的话语权。

  有分析人士表示,如利得财富这样的第三方机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直销团队和包销产品的能力,它们入股公募基金,意味着进入资产端,有利于促进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两大方向上的融合,这是一盘“大棋”。

  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电话采访时,利得财富相关人士指出,公司接手纽银梅隆一方面是看重公募基金牌照的稀缺资源,通过与其他的几家潜在买家角力,最终以达成协议的方式成为了该公司的新的买家;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得财富与外方股东之间关系良好,未来两家之间还将有进一步的合作。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