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资股东谨慎 部分基金公司冷对子公司热潮

2014年06月05日 10:5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在近两年基金子公司“大跃进”式的发展中,没有成立子公司的基金公司已寥寥可数,但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有部分老牌基金公司,并不是资质不够,而是自主选择了“背对”子公司这条发展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大多是合资基金公司。

  部分老公司缺席

  为控制基金子公司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风险问题,监管部门4月下旬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26号文”),引导新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优先开展公募基金业务,促进公募、专户业务协调发展,对于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不满一年或者其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低于50亿元的,将暂缓审核其设立子公司的申请;已经设立子公司但仍未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也被要求抓紧布局公募基金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对此,去年以来抢跑拿到子公司批文的基金公司或许松了口气,而脚步慢一些的则可能添了几分懊恼。

  这一两年来,基于公募基金业务发展艰难,成立基金子公司,发展通道、类信托业务等成为一大批新老基金公司热衷的选择;有一些新基金公司索性撇开公募业务,全心倚重子公司或非公募业务的发展,来寻求盈利增长。根据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67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子公司,管理账户4186个,管理资产达1.38万亿元。

  不过,面对这一行业热潮,一些合资基金公司始终保持淡定,迟迟未传出设立子公司的风声。以上海地区为例,截至目前,国联安、华宝兴业、上投摩根、汇丰晋信等基金管理公司都没有成立子公司。在基金行业中,他们或是已成立数年的老公司,或是目前实力在行业中尚排名中上游,因此,从公司运营基础和人才储备而言,应该比许多新近成立的小公司更强。

  “我们外方股东比较强势,风控比较严,不太乐意去发展子公司业务。”上述一家公司内部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道出了其中原因。据记者了解,这的确是此类公司相对“特立独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外方股东往往风险意识较强,对不太理解的业务也就避而远之。

  外资股东或更为“守旧”

  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解释道,那些实力较强、在合资公司中股份占比较高的外资股东,往往较为执着于自己的一套投资体系和管理理念,对现在基金子公司发展的那些业务,他们如果觉得不理解、看不大清楚,就不愿涉足其中。此外,有些股东也认为,既然基金公司专户部门可以发展一些非公募业务或量化投资、CTA等,那也就没有必要再设立子公司。

  “有时候外方股东真的挺传统的,他们觉得基金公司就是应该做二级市场证券投资的,替持有人投股票、债券什么的,不明白为什么要延伸到一级市场或去做一些通道、类信托业务,这和他们理解中的基金公司业务模式不太一致。”有业内人士这样分析道。

  不过,近两年一些基金公司依托子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例如有的银行系基金子公司资产规模已快速扩张至近千亿,还有一些次新基金公司,几乎全力发展非公募和子公司业务,或是成立首年就实现盈利,或是财务状况正在迅速好转。这些短期效应明显的案例,难免还是给一些合资基金公司造成了隐形的压力,据记者所知,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曾较长时间内都没有去申请子公司牌照,但或许在各方面的诱惑之下,半年前,该公司的子公司也宣告成立。

  总体而言,在目前为数不多的一些仍没有成立子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中,由于外方股东的影响和掌控,谨慎面对一些行业热潮的现象,还是较为明显的。此外,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外资股东话语权较强之外,内资股东较为保守或许也是这些公司作出此类选择的原因。比如,很多基金子公司成立的驱动力之一就是可以实施股权激励,但是这一条在有些内资股东那里就通不过,所以也就搁浅了。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