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券商支招多管齐下提高打新中签率

2014年06月11日 08:1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随着10家公司获得IPO批文,打新热将再度升温。部分券商建议,投资者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中签率,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应考虑按行业平均或略低的估值水平评估发行价格,及时视具体情况调整申购数量。

  力争提高中签率

  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修订后的新规鼓励持股风格保守的投资者参与打新,对那些只想用很短时间“做市值”、参与打新的投机专业户来说并非是个好消息。按照此前的打新规定,打新的资金只需要在新股申购日前的T-2日买入股票,在T-1日卖出,即可获得配售市值。如果在T-2日收盘前买入,次日一早便卖出,打新资金的持股时间几乎是用分钟来计算。如今,配售市值的认定以T-2日前的20个交易日的日均市值计算,明显对“不想持股,只想打新”的投机专业户起到抑制作用。如果沪市某投资者需要获得10万股的新股配额,需要100万元的配售市值认定,以前只需在申购前两天收盘前买入价格变化较小的大蓝筹,在次日伺机平价抛出即可。但现在,该投资者则需要在之前20个交易日里都持有100万市值的股票,才能获得10万股的配售额度。

  分析人士认为,在打新的过程中,有四方面常用的经验可供参考:一是回避热门,追冷门。当出现多只新股同时发行时,可以优先考虑较冷门的新股。避开先发股,集中资金打后发股。假如有多只新股几乎同时申购,那么,选择申购时间相对较晚的品种。这样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新股刚刚出来时大家“抢筹”。二是集中资金打大盘股。如果多只新股同时发行,可选准一只全仓出击,并将目标锁定大盘股以提高中签率。三是慎重选择打新的时间点。历史经验显示,刚开盘或快收盘时下单申购的中签概率小,而上午10:30至11:15和下午1:30至2:00之间下单的中签概率相对较高。四是可以借助基金力量打新股。目前有不少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都直接挂钩打新股,收益率一般在10%左右,高的甚至可达20%。

  中金公司策略组《新股申购策略》认为,新股发行规则调整对一级市场将呈现出几方面的影响:预计超募比例将有所回升,无老股减持项目比例将增加;报价向上剔除率将下降,机构有效获配比例将下降。

  多家券商机构分析人士表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打新时可采取不同的策略: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纯打新投资者而言,可以通过快进快出的方式加大资金全额滚动运用速度,加大中签概率;开通融资融券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融资提高市值,增加申购号来提高命中率,或买入可融券做空品种,再融券锁仓,市值无损失风险;投资者也可开通股指期货,跨市场套期保值,市值亏损风险较小;此外,投资者还可选择运用两融加股指期货,增加打新申购号。

  打新宜快进快出

  国信证券认为,新股报价宜稳健,网上申购所需市值可利用股指期货对冲。近期新股发行市场上创业板和中小板是主流,主板发行数量相对稳定。投资者在新股询价过程中应关注所在板块市盈率和行业市盈率溢价,申购新股报价不宜超出行业平均市盈率的30%,以防二级市场表现不佳与破发等情况带来风险。

  国信证券建议,低风险的打新投资者可以按照3:7的比例在沪深两市构建一个股票篮子,并通过股指期货对冲持仓,从而既满足打新对于持仓市值的条件,又不会对市场暴露过多风险。

  至于中签之后该继续持有还是获利了结,这需综合分析所中新股的行业前景、盈利情况,以及上市的交易情况而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沪深两市整体方向不是太明朗,新股发行将继续,一般而言长期持有新股的收益比不上快进快出。

  国信证券表示,新股择时卖出对于锁定收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打新的投资者可以在次序靠后的新股发行前抛售手中已经获得的新股,不仅可将利润落袋为安,也可以留出资金继续打新。由于这一卖出行为可能会对新股价格造成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建议打新资金尽快抛售手中的新股。

  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可考虑按行业平均或略低的估值水平评估发行价格,视具体情况调整申购数量。同时,除承销商和其他分析机构给出的合理估值区间建议外,也可采取预计募资和发行股数比值的方式来估算发行区间,并要考虑老股减持对发行价的影响。

  在具体的资金和目标分配上,申银万国证券认为,仅参与市值配售的账户,持有市值在50到100万元为佳,最好不超过100万元。长城证券预计,2014年的打新热点仍将集中在创业板,建议关注新股中的TMT、医药、电子等高新企业,以及品牌价值较高的食品、服装等消费类企业和有望受政策扶植的军工、农业企业。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