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投资范围拓展在路上 基金绝对收益产品频出

2014年06月23日 12:0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记者 李娜 发自成都

  近期证监会发布 《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创新11条”),表示会大力支持公募基金拓展业务范围,支持公募基金创新品种。

  回望过去基金成立的十几年,公募基金新品基本都是围绕股票二级市场展开。主动型产品无疑是第一波,紧接着市场走牛催生指数型基金大量涌现。而最近一年多时间,前两条路都不再具备赚钱效应,公募基金又开始谋求设立绝对收益的品种,这创新能否带领基金走出新的天地,带来新的发展?业内人士多有疑虑。

  商品期货类有望先落地/

  本月以来,管理层接连表态,要大力支持公募基金创新品种,积极拓展公募业务投资范围。

  基金业协会明确表示,要鼓励基金业务创新,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拓展业务范围,鼓励探索定制账户管理、多元经理管理(MOM)模式创新。而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此前也表示,证监会将大力支持公募基金创新品种,拓展基金投资范围。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基金参与融资融券、期权和商品期货等业务规则,探索推出不动产投资基金(REITs)等新基金品种。

  “可以肯定的是,证监会在这方面的相关工作速度会加快。管理层明确表态要推进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达到40万亿元,如果仅依靠目前二级市场,恐难以实现这样远大的目标。”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高层表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针对证监会提及的新范围中,不少公募基金人士认为,商品期货类产品可能会最先落地。

  沪上某基金公司产品总监表示:“谁先推出来不敢预计,不过和同行交流下来,大家都认为商品期货类的速度可能会比其他的快。”

  “这和交易所花费大力气推荐ETF产品不无关系,比如说交易所会组织研讨会研究和推广ETF产品。另外,从最近几年,债券ETF、跨境ETF、黄金ETF等在二级市场上接连推出,特别是黄金ETF的推出。未来商品期货类产品,可能在产品以及操作上都会有一定的相似度,这也符合谨慎的原则。”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产品总监如此分析道。

  同时,也有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坦言,ETF属于工具性产品,商品期货类也不例外,这对公募基金来说投研成本相对较低,公司推出的动力更足。

  深圳某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据我了解,目前管理层提到新的投资范围,都是基金公司正在做的事情。期权等工具可能会先在ETF领域试水,很多基金公司都在和交易所沟通此类产品。”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投资房地产、商品期货等另类资产,对公募来说确实会使得投资选择增多、投资策略更加丰富。但从海外市场情况来看,公募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仍是股票,而且公募基金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优势也在二级市场,另类投资在公募中可能也只是“非主流”。

  此外,REITs的前景也受到公募基金的关注。部分基金人士认为,由于该类投资标的收益较为稳定,也很适合包装成公募产品推广。

  非标资产类推出尚早/

  事实上,早先基金投资范围拓宽中,由于被证监会点名,业内传播最广的当属非标资产。不过,在更多基金人士看来,公募基金投资非标产品的局限还很多,证监会也只是摸底,离真正产品下水还为时尚早。

  “非标这个事情出来后,大家都在谈。要想投非标,估计要得到基金法的允许。”沪上一基金公司产品总监表示。

  前述银行系基金公司产品总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黄金也不在基金法的投资范围,非标资产能否投资还要看它是不是属于基金法中的释义范围。”

  除了上述法律条款外,最让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忧虑的是非标资产的设计和包装问题。

  “非标资产,作为一种并不标准化的资产,在期限上会存在一些要求,而且往往流动性更差。即使放在基金子公司下面,设计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放在开放式基金下面,产品设计困难不小,比如说,基金公司累积的优势可能更多是局限于传统二级市场和债券市场,但是不是符合非标资产管理行业特性就需要打个问号。”前述沪上基金公司产品总监表示。

  目前现行开放式基金,除了常规之外,还有一些半年和一年的定期型产品,以及类货币的不同期限的短期理财债基。

  “可能那种短期的理财债基能够提供一种借鉴,或者说非标资产的投资可能更适合封闭式基金。”前述深圳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

  不过,在采访中也有基金人士认为,如果放开公募的投资,可能只是针对某项可以标准化的资产,不大可能全局性放开。很多公司在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上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不是在投资决策上,符合资产管理行业的需求还有待观察。

  绝对收益产品频出/

  回顾基金产品设计的历史,不难发现,公募诞生的首只产品是货币型基金,第一波大发展也源自于主动型基金的扩容。随着2007年大牛市的来临,指数型基金兴起。

  当下的A股市场,新兴成长股遭遇估值尴尬,而传统蓝筹股也是徘徊不前,上证指数在2000点附近反复折腾。由此,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普遍缺乏赚钱效应,于是以绝对收益为主打概念的基金开始陆续横空出世。

  嘉实基金在去年年底发行了绝对收益策略定期开放混合基金,该基金在基金合同中就明确表示,将采用以市场中性投资策略为主的多种绝对收益策略,通过运用股指期货、融券等工具,尽可能实现对买入股票市场性风险100%的剥离;同时,嘉实还发行了另一只对冲基金——对冲套利定期开放混合基金。

  工银瑞信正在发行的绝对收益策略混合发起式基金则是首个采用对冲策略的完全开放式基金。而南方基金也在本月6日,申报了南方绝对收益策略混合型发起式基金。

  “就绝对收益而言,国外市场也是从最近10~20年来开始发展,绝对收益主要依靠对冲策略和对冲工具;相比国外,我们此类工具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实,绝对收益也是一种客户需求,这还是要取决于市场状况,市场好的时候,依然是主动型基金的天下。”前述银行系基金公司产品总监进一步表示。

  “绝对收益的产品很难做。余额宝过后,(支付宝)为何没有更高预期年化收益的基金新品推出,就是因为在现有的金融工具和金融策略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支付宝提出的更高收益要求。不过,市场发展总得有人尝鲜,有政策的支持,这就是个好事。”该公募人士进一步表示。

  也有公募基金人士对当下的绝对收益产品持保留态度,认为现行基金法的框架下,国内公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及投资范围不支持其发展绝对收益产品,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还没有发展起来,公募基金没有有效对冲手段。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