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圆裤业靠什么完成逆袭 解禁前半年收购环球易购

2014年08月29日 10:4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百圆裤业5日股价走势

  在限售股解禁前,大股东为提升股价,通常会利用并购等方式提升股价。百圆裤业在解禁前半年收购环球易购,对其股价提振作用非常明显
  因为并购而对股价有所提升的公司不在少数,但像百圆裤业这样上演咸鱼翻身的个案却又少之甚少,复牌不足1个月,股价已上涨一倍有余。
  7月17日,该公司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环球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环球易购)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受此消息影响,百圆裤业股价一飞冲天,继5个连续一字涨停板后,7月29日,该公司股价继续放量涨停,截至8月13日收盘,其股价涨幅已高达139.84%。
  二级市场热炒的同时,该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却并不理想。据了解,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百圆裤业利润均有所下滑,显然这家服装企业并未能超越其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
  需要投资者警惕的还有该公司的巨额解禁。据“2014年上市公司解禁王”榜单显示,今年12月,百圆裤业将有1亿股流通受限股解禁,解禁数量在总股数中占比达到75%。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讲道:“在限售股解禁前,大股东通常会利用并购等方式提升股价。百圆裤业在解禁前半年收购环球易购,对其股价提振作用非常明显。”
  业绩下滑
  百圆裤业创立于1998年,主要为中等收入中青年人群提供裤装。该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方式,通过加盟店和直营店进行销售。截至2014年3月31日,百圆裤业拥有直营与加盟店共计1615家,其中加盟店1408家,直营店207家。
  不过近年来,其门店的扩张计划颇为不顺。该公司此前曾公告称,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市场消费终端购买力低迷,劳动力成本及店铺租价不断上涨等因素影响,对营销网络建设项目造成影响。
  2011年12月,百圆裤业IPO成功,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166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4.3亿元,计划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包括开直营店。其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营销网络建设,该项目拟投资2.76亿元,将在长沙、南京、太原、南宁、郑州、合肥、兰州和贵阳8个省会城市开设220家直营店。
  但2012年7月,百圆裤业发布公告称,随着近几年全国商业地产价位的不断飙高,省会城市尤为明显,公司原计划资金已不能满足实际购买商铺的资金需要,若按照原定项目继续执行,将无法完成原定项目的实施效果。为此,该公司不得不将原项目中购买12家店的募集资金9323万元变更用途,其中8323万元用于三线城市购买商铺建设战略加盟店。
  受行业不景气和门店拓展不利的影响,百圆裤业近年来的业绩颇为不佳。201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下降8.05%,净利润3149.07万元,同比下降39.86%;201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净利润1140万元,同比下降44.81%。
  与业绩下滑并行的是即将到来的限售股解禁大潮。该公司于2011年12月上市,到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根据上市公司相关规定,发起股东持有股份限售36个月,这也就意味着今年12月其股东持有限售股将解禁。
  百圆裤业限售股持股人为杨建新、樊梅花、山西睿景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山西明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山西诺邦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山西恒慧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合计持有1亿股。可以想象,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业绩不佳、公司大规模限售股解禁的情况下,其后市的风险不言而喻。
  并购提升股价
  面对即将到来的解禁大潮,并购的确是一种提升股价的很好途径。
  今年7月,百圆裤业最大手笔的动作无疑是收购环球易购。其公告中称,环球易购是专注于出口B2C(商业机构对消费者)行业的垂直类电商;公司目前主要商品为服装和电子产品,平均单价100元左右,面向世界范围内看中中国高性价比产品的消费群体。可见二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根据方案,环球易购100%股权评估值为10.45亿元,本次交易价格为10.32亿元。其中百圆裤业以股票对价支付9.72亿元,现金支付0.6亿元,发行价格为14.30元/股,合计发行数量为6797.2万股。此外,百圆裤业拟向安赐叁号、信达澳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1.5亿元,将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重组的相关费用以及用于交易完成后补充环球易购的业务发展所需运营资金。
  受此消息影响,复牌之后,百圆裤业股价接连疯涨,连续收获7个涨停,截至目前,股价已经翻了一番。
  杨德龙认为,百圆裤业在解禁前半年收购环球易购,虽然不排除是该公司正常的战略考虑,但对其股价提振作用非常明显,A股投资者并不考虑收购标的资产是否优良,只要是并购,就往往朝利好考虑,因此这一行为在客观上有利提升其股价。
  百圆裤业流通市值仅10亿元左右,适合庄家操纵,此前就有被庄家操纵的经历,2012年11月,百圆裤业的股价突然启动,从月初的不足10元涨至2013年11月26日的26.80元/股,股价翻番。2013年12月,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仅12月的4个交易日就暴跌三成以上。
  业内分析师程刚认为:“这是典型的庄家操作拉升股价而后又迅速出货的情形,股价迅速蹿升而后一落千丈。如果大势在涨,则个股涨也没有问题,公司业绩好,股价上涨也有可能,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支撑,股价却涨,则不排除庄家抬升股价的行为。解禁限售期间,股东为了出售股票,有可能会想办法提升股价。”
  收购环球易购以及将有大批限售股解禁,给庄家提供了操纵的机会。但程刚认为,主力并不会一次出尽,仍有潜伏者,不排除有主力借这次解禁以及收购进行下一轮行情炒作。
  >>链接
  并购重组后平均净利翻番
  近年来,上市公司推出重组方案家数增幅明显,更多的上市公司依靠并购重组来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而2013年完成并购重组后的公司,平均营收和净利增长分别高达34%和94%。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月1日至今,共有235家上市公司推出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其中51家已经完成资产的并购重组。政策方面,国务院和证监会也相继出台政策,放宽并购重组方面审核,消除跨地区并购重组障碍。
  2014年以来,深圳上市公司推出重组方案家数和交易金额同比均出现增长,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活跃。而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能够完成公司自身的产业升级与转型,显著提升公司效益。据王红透露,2013年完成并购重组以后的公司,平均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幅度分别高达34%和94%。而深交所也将会丰富重组支付方式和工具,并会联合相关部门,支持跨境整合。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上市公司转型方式,主要包括外延扩张与内生成长两种方式。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完成整合后,市场也会对这种并购有所反应。中集集团正是通过产业上下游并购重组,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目前,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主要是以行业整合为主,从横向并购到产业上下游企业重组,使得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此外,跨界并购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应用、文化影视产业等新兴产业公司正逐渐成为并购市场的焦点。
  同时,设立并购基金也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方式。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国内至少有23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基金设立总规模已超过220亿元。深圳创新集团总裁孙东升表示,私募等投资机构与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行业专业知识,选择并购标的,整合产业链;而私募等利用自己在法律、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并购重组"扫雷"。
  >>编辑点评:
  冷静看待并购重组
    在监管部门对并购重组审批大幅"松绑"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格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并购市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全年完成交易1232起,涉及金额约5700亿元,双双突破历史纪录。而按照今年的态势,再破纪录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市场疯狂投机炒作并购重组个股,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并购重组能否使上市公司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其股价却往往会"乌鸡变凤凰"。如今年以来成功重组或正在实施的公司中,年内股价涨幅超过100%的就有50家,像世纪华通涨幅更是超过200%。正是由于并购重组的财富效应,导致投资者对重组概念股趋之若鹜,也引发了市场的疯狂投机行为。
  跨界并购盛行,个中隐藏的风险也日益增大。上市公司或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或为了"赶时髦",或为了多元化经营而实施的跨界并购重组络绎不绝。如这两年文化娱乐与传媒影视行业红火,众多上市公司便纷纷采取并购重组的方式涉足其中。然而,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其经营理念、经营思路等都不同。上市公司跨界并购后,能否实现共赢,还须打一个问号。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并购重组有可能成为实施利益输送的渠道。当前,并购重组过程中对相关标的资产的高溢价现象已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当"豆腐"也能卖出"肉价"时,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现象令人存疑。如为了进军游戏行业,德力股份拟溢价9倍以9.3亿元收购原IPO折戟公司武神世纪,也引起市场的质疑。而据统计,上半年并购重组溢价率超过10倍的公司多达20家,掌趣科技、爱使股份等榜上有名。
  并购重组如果成功则皆大欢喜,如果失败则会导致投资者出现损失。上市公司停牌实施资产重组,并不意味着重组就会成功。相反,随着欲重组的上市公司越多,失败的案例也开始增多。一旦上市公司宣布重组失败,其股价短期内往往会大幅下跌,投资者的损失也将不言而喻。因此,对投资者而言,介入并购重组的股票,需慎之又慎。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