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四连阳剑指2300点 行情进入第二波上涨

2014年09月04日 07:4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成交量能够持续活跃,那么后市继续上涨概率较大

    ■主持人:张晓峰 牛仲逸

    政策预期与资金助力大盘

    主持人:昨天沪深两市高开高走,沪指一举突破前期2270点的高点,最终上涨1%,报2288.63点,呈现四连阳K线形态,创15个月以来新高,并且沪市单日成交金额已放大到1875亿元,创近12个月以来新高,场外资金入场意愿强烈。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推动大盘再现逼空式的上行呢?

    宁波海顺:资金与政策预期持续推动股指上涨:经济基本面从前期的企稳回升,再度面临回落的压力,PMI指数回落、8月份信贷规模继续低于预期,同时PPI指数面临进一步下行风险,房地产价格环比持续负值、经济面短期来看难有改善。在经济面不利的情况下,资金的推动及政策的改革预期成了近期股市运行的主要驱动力。

    资金面,截至8月底,已有254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计获批596.74亿美元的投资额度。此外,国外全球型基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明显提升,海外资金连续12周净流入A股市场。伴随着股指的上行,国内股民新开户数升至近2年高位;受新股发行改革及新股的赚钱效应影响,A股市场保证金余额也是不断提升。

    政策面,9月份沪港通进入冲刺阶段,众多大盘蓝筹股走势强劲,国企改革也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国际国内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热情及对政策的美好预期,淡化了经济基本面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金百临咨询:短线市场的新增买盘持续增强,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关于牛市的认识更加明确与统一,指数在运行过程中的抛压明显减缓。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强化了各路资金对未来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短线A股的强势格局有望延续,不排除上证指数进一步冲击甚至站上2300点的可能性。

    2300点整数关口有压力

    主持人:昨日沪指收出中阳线,再创反弹新高。请问,后市会如何演绎?

    天信投顾:昨日大盘继续反弹,创出15个月以来新高。四连阳之后,行情如何发展,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重要问题。就短期而言,预计指数有休整要求,如若再次上攻,必然要有新的龙头品种出现。目前军工、有色、煤炭等板块短期不太可能继续上扬,同时,大盘若继续上攻将面临2300点的整数关口压力位。就长期而言,市场仍将保持牛市的思维不变。

    华讯投资:沪指日K线形成四连阳急涨走势,没有选择回踩2250点确认突破的方式,而是以更为强劲的高开高走方式拉开空间,对于这种走势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气势和量能之间的配合,以及六大权重板块的配合。量价配合良好,股指上升空间进一步打开。若成交量能持续活跃,预计后市继续上涨概率较大,有望上探2300点整数关口。

    金证顾问:从大盘的日K线图看,前期2013年9月份高点与2013年12月份两个相对齐平的高点已经被成功突破,短期上涨暂无压力,股指在进一步上行过程中最近的压力位在2013年5月份的高点2335点附近,不过该点位的成交量相对较小,所以相对而言抛压盘并不强悍,小幅震荡后还是有进一步走高的可能,而进一步上行的强阻力位在2013年2月份的高点2444点一线。所以,预计本次反弹的第二波终极目标应该会上涨至2400点一线。

    关注两条主线

    主持人:从昨日盘面观察,核电、教育传媒、影视动漫等板块涨幅居前,网络安全、券商等板块则小幅下跌。请问,后市该如何布局?

    招商证券:昨日大盘继续放量,两市成交量合计超过了4000亿元,为本次反弹行情新高,表明场外资金入场意愿较强,在如此量能配合下即使指数和各前期涨幅较大板块有所回调也将表现为强势震荡格局,同时个股赚钱效应突出将促进反弹行情向纵深发展,昨日深证成指也创出本轮反弹新高,继续看好本轮中级反弹行情,中线投资者可继续持股待涨。短线方面,前期上证指数2250点附近为重要阻力位,昨日放量攻克后有望成为多方进攻的重要支撑点位,连续大涨后市场积累了较多获利盘需要消化,投资者遇急拉可适当高抛,如遇盘中回调可积极逢低吸纳,以部分波段操作应对震荡。板块方面,可继续关注金融、消费、机械、环保、高铁、核电、国企改革等优质品种。

    巨丰投顾: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主线:1.受益微刺激政策的核电、高铁、特高压等板块;2.具备国资改革题材的滞涨股,尤其关注食品饮料和商业百货板块以及行业面临拐点的煤炭板块。此外,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股价依旧低于净资产的个股,估值有望得到修复,投资者可以逢低关注。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