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上市公司频繁加码文化传媒 后续风险不容忽视

2014年09月15日 14: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中新网杭州9月15日电 (见习记者 王逸飞)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并购时代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201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并购金额达1.35万亿元,是2013年全年交易金额的一倍之多。在这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资本大戏中,擅长于制戏的文化传媒行业,却强势成为了戏中的主角之一。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14年上半年国内文化传媒产业共发生125起并购重组与战略性入股事件,总交易额达1000亿人民币。

  去年文化产业并购政策发布后,浙江上市公司在国内文化传媒并购中风头占尽。去年沪深两市共发生55起文化传媒并购事件,其中浙江传播与文化产业4家上市公司华数传媒、华谊兄弟、华策影视、浙报传媒出手并购多达11次,华策影视16.52亿收购克顿传媒,则为单个并购金额最大案例。

  2014年,在上述公司继续扩大各自文娱版图的基础上,浙江越来越多“外行”公司也加入到分羹的潮流中,跨行业收购或战略性入股应接不暇。有业内人士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跨行业收购正在成为目前文化传媒并购的主力,而在文化传媒未来被各方看好的情况下,并购背后的风险亦不容忽视。

  浙企“抢食”文化传媒蛋糕

  对于“长袖善舞”的浙江文化传媒板块上市公司来说,去年行业并购的小高潮,远未满足他们的胃口。

  华策影视继将克顿传媒揽入怀中后,于年初以1.04亿资金完成对合润传媒20%股份的收购,意欲加速抢占“全媒体娱乐平台”先机。华数传媒则入股视讯传媒51%股份,入股上海银润传媒广告、唐人影视8%股权,而旗下华数资本的设立,标志着华数传媒对外并购的动作将更为积极坚决。浙报传媒4月份投资唐人影视1亿元,开始布局影视领域。华谊兄弟则在今夏投资2.66亿元,获得卖座网51%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述公司通过行业并购打造完整的传媒产业链不同,浙江上市公司中原本的“外行”也盯上了文化传媒产业这块蛋糕,跨行业并购似乎正成为潮流。

  6月下旬,老牌房企浙江广厦通过旗下项目股权置换方式,置入东阳福添影视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电视剧业务位于电视剧行业民营企业前列,形成了年均2到3部,年产约百集电视剧的生产规模。由于看重文化影视行业潜力与显著地利润增长,广厦方面希望以此弥补单一主业风险,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公司经营影响。

  被市场称为“壳贩子”的万好万家,则迈出了更大的步子。8月25日,万好万家公告称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兆讯传媒100%股份、翔通动漫100%股权、青雨影视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此前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万好万家,交易完成后将转型为全产业链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

  不日,此前一直专注于网吧平台运营商的顺网科技,于8月29日宣布入股影视企业:公司拟拟出资1.08亿元向慈文传媒增资扩股,占其4.5%股权。双方还将在IP授权游戏开发以及电影、电视剧、动漫和网剧等视频内容分发领域开展合作。

  即将在美IPO的阿里巴巴,也不甘在这场文化的资本狂欢中落后。继一季度62亿港元获得文化中国60%股份,布局影视业务、6月份牵头财团5亿元投资21世纪传媒后,8月初则以1.2亿美元入股美国游戏公司kabam。

  据中国经济网统计,8月文化产业并购市场共发生并购事件13起,涉及金额达342亿元。其中,浙企作为投资方的并购事件占据其中3席,涉及金额近40亿元。

  行业整合与跨行并购各有心思

  对于浙江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来说,不论是华谊兄弟,还是华策影视,频繁的加码文化传媒的目的,从华谊兄弟董秘胡明此前的一段话语中不难看出端倪:“当下传媒领域的各个细分板块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未来将形成综合性的传媒集团。中国的影视传媒产业发展只经历了十余年时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行业进入了扩张规模、整合资源的阶段,所以,未来谁能够在跨界的业务上走在最前面,谁就将成为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浙江私募人士阮一飞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像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买方如果其本身就是文化传媒类企业,那么通过并购整合可打通产业链,扩展新版图,虽然当下并购的相关企业要价颇高,但因为文化传媒是当前市场热点,这类并购也可以提高其自身估值、市值。”

  阮一飞认为,文化传媒领域掀起的并购整合浪潮,主要是基于政策支持。“政府对于文化传媒领域的支持力度空前,所以不少文化传媒企业都想趁这个历史性机遇,卖个好价钱。而一定程度上讲这也给浙江几家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条件。”阮一飞说。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现阶段中小影视公司上市无望,如果今后单打独斗将面临重大生存压力,目前影视类公司估值较高,在此时选择被收购较为明智。

  而对于“外行”公司涉足文化传媒领域,浙江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戴志敏分析表示:“当前经济环境并不明朗乐观,同时属于传统行业的浙江上市公司又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求,在市场热捧的文化传媒的背景下,通过布局文化产业,既能抢占文化产业发展良机,更主要的是提升公司业绩。目前,跨行业收购趋势正在取代业内并购,成为文化传媒并购整合的主力军。”

  市场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看重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如果上市公司发展预期不佳,股价难有精彩表现。对于主营业务不振、寻求转型的其他行业上市公司来讲,并购诸如文化传媒等热点产业能够刺激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产生较大热情。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跨行并购文化传媒公司成为众多上市公司的重要选择。

  而针对市场此起彼伏的借壳并购,阮一飞表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涉足影视传媒领域的,基本都是上市公司。而很大一部分都是影视、传媒公司借其壳上市。这主要还是因为文化传媒是时下热点,选择这个时机借壳上市是‘双赢’——原控股股东赚一笔后顺利退出,借壳方高估N倍入主,迅速做大市值。”

  看好未来风险亦应受重视

  面对文化传媒领域愈演愈烈的并购大潮,也有人士指出,市场对其要保持一份冷静。

  财经评论员曹中铭撰文提醒,一些上市公司或因为主业不振,或因为赶时髦,或因为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纷纷并购文化传媒类公司,但“隔行如隔山”,不同的企业、行业,其经营理念和思路都是不同的,进入一个并不熟悉的行业,如何经营好是值得关注的。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戴志敏指出,除决策、操作风险与整合风险外,文化传媒产业的并购也有着特殊的风险存在,并非所有的并购都能成功,企业应杜绝盲目跟风。

  “文化传媒是轻资产行业,在资产评估中标的资产价格往往出现较高溢价,过高溢价背后存在的风险自不必说,考虑到整个产业发展尚不成熟,需要并购企业综合去权衡。此外,在经营收益风险上,文化产品不稳定性较高,未来收益也很难确定。而像房地产、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公司进入后,并没有好的基础,其后续整合也将考验管理层的驾驭执行能力。”戴志敏说。

  知名投资顾问公司赛迪经智方面指出,文化传媒产业对人员稳定性及文化独立性要求较高,而优秀团队是其核心资产,保证人员稳定,减少直接干预,维持企业文化的要求使得并购交易的后续整合又存在很大的风险。

  华谊兄弟董秘胡明也肯定了人才稳定对于并购整合的重要意义。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整个传媒领域人才是最稀缺的,而且永远决定了企业的成功和失败。

  在谨慎看待并购的同时,对于文化传媒产业未来的走势,各方人士还是颇为看好。

  阮一飞向中新网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文化传媒板块的发展是有泡沫的,但其未来还是值得看好。

  “从近年文化产业投入与发展来看,行业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文化娱乐消费的市场和需求很大,加之政策与国家财政投入的大力支撑背景,预计行业稳步增长的态势将继续保持。特别可以关注一些文化传媒产业的龙头和正在打造产业链平台的文化传媒娱乐企业。”阮一飞说。

  戴志敏表示:“从中长期看文化传媒行业相对传统行业来说,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受宏观经济负面影响相对较弱,其前景还是广阔的。”

  国海证券分析人士认为,传媒行业投资回报率依旧可观,因此可以吸引外部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频繁的并购活动意味着行业依然处在扩张期和成长期,行业还将继续保持高速的成长。(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