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月下旬54家公司公告167亿元理财

2014年09月30日 09:2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编者按:近段时间以来,不断有上市公司发布涉及几十亿元的理财公告。数据统计显示,9月20日至9月30日,沪深两市约有54家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涉及的资金总额约为167亿元。巨额理财背后意味着什么?值得持续关注。

    记者 桂小笋

    上市公司爱买理财产品的习惯仍在继续。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20日至9月30日期间,两市约有54家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这些公告涉及的资金总额约为167亿元。

    而用于理财的资金来源颇为有趣。有上市公司公告称,这些钱来自“超募资金、募集资金”,也有一些公司提及,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而对比这些热爱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业绩可以看出,一些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已然具有左右上市公司业绩报表是赢利还是亏损的重要作用。

    部分公司发布巨额理财公告

    从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内容来看,理财的通用流程如下:股东大会中审议通过公司购买理财的议案,公司及子公司合计使用一定额度的闲置募集资金或自有资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流动使用这些资金来购买不同的理财产品。

    例如,某上市公司在近期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年度股东大会中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合计使用数十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投资保本型理财产品,且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可滚动使用上述资金额度。

    随后,这家公司陆续发布了几则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购买金额从10亿元到26亿元不等。

    收益情况来看,这家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在3.8%到5%之间浮动,由于动用的资金额度较高,带来的相应收益也十分可观。据《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公司公告显示数额统计,目前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高达数千万元,而在公司的半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数百万元,理财收益对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公司在公告中也坦言,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投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是在确保公司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和保证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会影响公司日常资金正常周转需要和募集资金项目的正常运转,亦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发展。同时,此次投资将对公司2014年下半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理财资金来源需警惕

    上市公司豪爽理财风格让投资者吃惊的同时,也不得不深思:在这些大手笔的理财背后,资金来源是否值得探究?

    从公司公告的内容来看,上市公司买理财的资金皆是来自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不过,对比许多公司募投项目变更为流动资金的状况就可以知晓,即使是以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其资金的使用状况也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407个募投项目被变更,其中,有41个被变更的项目来自超募;而被变更的募投项目募资日期来看,最早的是1999年,最晚的在2014年。

    对比这些项目变更前后的状况可知,有一些项目是由此变彼,而有一些项目则直接被变更为“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例如,募资日期显示为1999年的某项目,发生变更的原因是,投资合同签订后,却由于公司不可控制的原因至今无法落实,且落实的可能性日趋减少。公司“本着不言放弃,不主动中止合同的态度,正积极寻找项目”。最终,公司将这个收购高速公路通行费收费权的项目变成了收购光伏电站股权。

    无独有偶,有募资日期显示为2014年的热电相关项目,被变成了向某果蔬公司增资。此前,有分析人士曾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募投项目发生变更的情况要谨慎分析,不排除有一些公司募投项目前期论证过于仓促。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