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谊兄弟 “去电影化” 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 ?

2014年10月21日 14:25 来源:企业观察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创业板娱乐第一股华谊兄弟上市五年,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10月13日晚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谊兄弟)披露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亿元—4.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15%。

  “从上市前6000多万元利润到2013年6亿多元利润,10倍增长,我自认为对得起所有人了。”王中军说。2009年,华谊兄弟作为创业板第一批在A股上市的影视公司,当年的营业收入为6.04亿元,净利润0.84亿元。

  然而,华谊兄弟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是否就无隐忧?频繁收购是否意味着其在谋求开拓新市场?电影虽是王牌业务却为何又提出“去电影化”战略?面对“后辈”的追赶华谊兄弟又该如何布局自如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一连串疑问背后,折射出华谊兄弟面对的种种挑战。

  收购GDC

  进军全球范围放映市场?

  华谊兄弟进入资本市场以后,开始着手利用充足的现金流拓展产业链。

  最新的一起是:9月23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华谊国际拟向金融机构申请60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华谊兄弟全资子公司收购 GDC技术公司(下称GDC)部分已发行股份的项目。

  华谊兄弟副总裁兼CFO胡明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它是全球三大放映技术系统服务商之一,亚洲市场份额第一。” 据了解,GDC公司是总部位于香港的数字影院解决方案提供商。 控股GDC意味着华谊兄弟将与全球范围内主要放映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公告显示,GDC公司201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36亿美元,净利润为0.06亿美元。

  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所长刘佳宁告诉本报记者,收购GDC,一方面是因为GDC的业务是全球业务,“不仅在中国,实际上在整个亚洲、北美和欧洲,它都排在前三名。作为一个有全球业务的公司,它能给华谊兄弟一个不同市场的很好触点”。另一方面,华谊兄弟也希望借助这个纯粹的技术公司。“对于未来的放映技术有一些参与和影响”。

  去电影化

  旨在打造综合性娱乐公司 ?

  电影是华谊兄弟的“王牌业务”, 然而,就在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较好的2014年,华谊兄弟却提出了“去电影化”的发展布局。

  今年年初,王中军高调提出了“去电影化”的发展策略。为什么要“去电影化”?胡明直言,自华谊兄弟上市以来每年都在被挑战,其中被挑战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冯小刚如果不拍戏了你们会怎么办?”“那个时候我们会跟他说我们有别的业务,在今年,在我们整个业务的布局已经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其实,“去电影化”并非一时兴起。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曾经是华谊兄弟上市五年以前的三大业务板块,今年华谊兄弟重新进行了再整合形成新的三大业务板块——影视娱乐、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

  实际上,华谊兄弟的电视剧业务一度增长乏力,甚至业务量萎缩,电影院业务更是处于亏损状态。

  2014年半年报显示,华谊兄弟的投资收益为4.95亿元,然而,这些净利润并非来自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而是来源出售掌趣科技的股票所得。半年报显示,华谊兄弟通过出售部分掌趣科技股份带来的投资收益高达4.75亿元。这意味着,华谊兄弟主业仅贡献利润2000万元左右。

  有不少人认为华谊重新整合后的三大业务板块布局显得有些“不务正业”,然而刘佳宁认为,华谊兄弟的“去电影化”多元发展布局,是在资本很充足以后将产业链向外延伸,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胡明也直言,“我们并不是真正地说要‘去电影化’,我们其实是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结构最为牢固的三点式的综合性的娱乐公司。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电影的原创能力始终是我们DNA里面最最核心的东西。”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朱嘉告诉本报记者,华谊兄弟是在文化产业的产业链里做拓展,而这种文化产业链行业间上下游的协同效应,能使公司的整体价值放大。

  双驾马车护航

  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 ?

  随着电影产业的逐渐壮大,华谊兄弟从A股市场的一枝独秀,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如今,光线传媒、乐视影业等后来者迅速崛起。

  很显然,华谊兄弟未来需要直面这些压力。华谊兄弟在今年除了启动“去电影化”的布局,在传统影视业务之外,拓展互联网娱乐和实景娱乐业务,双驾马车护航。

  其中,跨界地产现在是华谊的一个重要板块。今年6月底,由华谊兄弟与观澜湖地产共同开发的冯小刚电影公社正式对外营业,这个华谊兄弟首个运营的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开始接受市场检验。

  其实,早在上市之初,华谊兄弟就已经开始着手向迪斯尼发展模式取经,着手筹备“实景娱乐”。而王中军更是一直以“在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题公园”为梦想,要做以文化旅游为基础的电影衍生品。今年5月中旬,华谊兄弟以16.38亿元竞得深圳坪山三宗地,着手发展文化旅游地产。

  与电影和地产结合的先行者万达集团不同的是,“万达进入到这个行业是先从渠道,先从电影院开始进入,然后从渠道进入到了上游,进入到了内容的创作”,胡明告诉记者。她进一步表示,“华谊首先是一个创作公司,我们从创作领域进入到了内容跟旅游、地产的结合。”

  刘佳宁认为,实际上,华谊兄弟并不是去做开发商,而是实际参与一个具体的项目,“一方面是拿自己的资金参股,一方面是拿自己的品牌授权”。在项目不断地推进过程中,华谊兄弟可能会发现自身缺乏对地产项目的掌控力,从而调整战略改为品牌授予的模式继续盈利。

  主题公园要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冯小刚的电影公社,包括光线传媒要在上海做主题公园,这些都是和电影的项目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只有电影项目很有影响力的情况下,票房很好,而且电影中很多场景又适合做线下的旅游 ,线下旅游的互动设计又能够体验,而不是仅仅只过去拍张照片。电影没有表现出来的,设计到主题公园里进行线下的体验,这是对电影的增值、对电影的拓展,”朱嘉如是说。

  实际上,介入网游,是华谊兄弟的又一产业延伸。“我们意识到一家电影公司光拍电影是远远不够的,要逐渐地往线上、往互联网去延伸。”胡明如是说。

  同时她还称,“一定是要把线上和线下的各种娱乐方式打通,用现在流行的词来说,就是一定要实现O2O或者O+O甚至O的平方,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做。”

  事实上,仅在2013年,华谊兄弟就收购国内首家手游产品月流水过亿元的公司银汉科技,以及掌趣科技和卖座网,牵手腾讯打造“星影联盟”,进军互联网给华谊兄弟带来了高达4.75亿元的收益。

  然而,华谊兄弟并不擅长的地产和互联网是否可以给其带来长足的利润增长还有待观察。朱嘉告诉本报记者,无论是手游还是主题公园,能不能持续开发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很重要,否则就会由于受众喜好的更替、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而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团队持续创新的能力至关重要”。

  新闻外延

  华谊兄弟的扩张思维

  发家于电影业务的华谊兄弟其电影产品的盈利能力和数量在民营影视公司中首屈一指。

  胡明表示,华谊兄弟的出发原点以及核心的力量是电影原创。“我们从起步的时候就是从电影的开发、制作、营销和发行整个一条龙地做整个电影的市场,电影的量基本上我们其实到目前为止大概一年都是在七八部的水平,占国产电影大概25%左右的份额,但是从明年开始我们电影片单的数量会大大增加,每年大概会上映15到20部电影”。

  实际上,资本市场的“大电影”里,文娱企业的角色愈发重要。影视行业跨界并购,整合重组的声音不断传出。

  7月底,上海电影集团IPO,拟登陆A股市场;光线传媒收购妙趣横生26.67%股权,进军游戏领域。

  而这,都是华谊兄弟已经走过的老路。上市五年,华谊兄弟在保底传统影视剧的同时,打造实景娱乐,进军互联网,参股掌趣,合资巨人网络,控股银汉科技,版图不断扩大。

  然而,在并购整合延伸产业链、全面布局的过程中,内容生产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