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二八”琴瑟和鸣 “题材”登台欲舞

2014年11月13日 10: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本周以来,蓝筹股在利好刺激之下再度强势上攻,主板指数迭创新高踏上新台阶,然而二八分化格局却愈演愈烈。不过这种情况在周三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昨日A股市场中大小盘股“琴瑟和鸣”,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走势与主板指数亦步亦趋,题材股跃跃欲试试图“起舞”。此外,继周二天量之后,昨日反弹伴随着成交的缩量,显示出逢高撤离意愿减弱。分析人士指出,增量资金推动之下,A股行情已经站稳了蓝筹股搭建的新台阶,为主题性机遇提供沃土,而受益于政策利好的蓝筹股仍有望保持活跃。

  大小盘股琴瑟和鸣 成交缩量情绪稳定

  继周二冲高回落之后,昨日沪综指惯性低开后维持窄幅震荡,不过午后在非银金融、交通运输等蓝筹板块强势上涨的带动下,股指重拾升势节节走高,最终在收盘前触及日内最高点2494.92点,涨幅为1%。与此同时,深证成指上涨1.17%。

  昨日A股市场中大小盘股并未再现“跷跷板”效应,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走势与主板指数亦步亦趋,最终分别实现0.96%和0.97%的上涨。从行业表现上不难发现,这种“琴瑟和鸣”主要系不少成长性行业止跌反弹,与蓝筹股共同上涨。与周二金融股独秀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昨日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银行一个行业下跌,其余行业板块均实现上涨。

  行情的另一大特色在于成交的明显缩量。据Wind数据,昨日沪深两市的成交额分别为2157.39亿元和1593.47亿元,尽管依然处于相对高位,但与周二合计超过5800亿元的“天量”水平相比显然明显回落。分析人士指出,周二的放量分化是对短期风险的集中释放,昨日伴随着指数的企稳,量能没有维持高位反而缩小,可见资金逢高撤离的倾向并不强,意味着市场资金对前期行情的上涨相对认可,观点逐步趋于一致、情绪较为稳定,这有利于行情的良性演绎。

  伴随着A股的趋稳,昨日盘中个股表现十分活跃,次新股强势格局的延续引人瞩目。据Wind 数据,正常交易的2339只个股中,共有2064只个股实现上涨,而下跌个股仅有245只;其中,涨停股数达到50只。

  最为引人瞩目的群体当属次新股,在昨日的50只涨停股中,今年上市的次新股占据了19只。而5日涨跌幅排行榜中,涨幅超过60%的9只个股中有8只个股为次新股。其中,兰石重装昨日迎来上市以来的连续第24个涨停板,股价报收于21.67亿元。分析人士指出,次新股相对于老股而言并无历史套牢盘,由此受到炒作资金的青睐;而次新股连续的大涨,将资金逐利的本性彰显无遗。

  增量资金铸基 题材登台欲舞

  自10月底以来,市场掀起了第三轮逼空式上涨行情,经过上周的短暂休整之后,本周在沪港通利好意外发布、T+0预期增强和多项稳增长政策利好的共同助推下,再度意外上演新高秀。当前的行情释放出两大积极信号:

  一是,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助推蓝筹大涨、指数迭创新高。今年国家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高度重视,货币环境持续宽松,积极推动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这不仅使得股市面临的资金面大环境趋好,而且逐步凸显出股市的投资价值。同时,国家积极推动经济面的改革转型和资本市场的创新改进,促使股市对资金的吸引力大幅提升,打破了长久笼罩市场的存量格局。中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在11月3日至7日的一周中,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为23.58万户,环比增加1.82万户,连续第四周突破20万户。尽管当周市场刚刚结束第三度逼空行情,且呈现高位调整态势,但投资者入市意愿依然十分强烈,显示出投资者对当前行情的认可,以及对后市行情的看好。

  二是,在蓝筹股推动下指数登上且站稳了新台阶,市场中的投资机会丰富。本轮市场上涨以来,蓝筹股三度上演逼空式大涨,促使指数不断上台阶,而每一次指数站上新台阶后,投资者均迎来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当前的行情也有望照此演绎。蓝筹股强势且稳健,中小盘股经过周二的放量大跌之后,昨日迅速企稳反弹,并未继续出现恐慌性下跌,显示出A股已经在更高的新台阶上站稳。

  当前,蓝筹搭好的新平台给主题性机遇的活跃提供了沃土。昨日,以农林牧渔、商业贸易和家用电器等为代表的大消费类行业随着消费热潮的来临而一度领涨,在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带动下,区域振兴概念昨日纷纷热身,意欲重新掀起热潮;伴随着稳增长和促转型政策的实施,诸多涉及改革的蓝筹股经过短暂休整后仍有望继续向上拓展空间;考虑到沪港通正式开通后带来的多方面益处,券商股有望继续获得持续追捧。记者 张怡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