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股市观察:9149亿巨量成交说明了什么

2014年12月04日 11: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如果给股市插上一支温度计,那么成交量就应该是这支温度计的直观读数。

  昨天,A股“体温”再次跳升:单日成交9149亿元!这也是A股成交量在上周创出7000亿的全球之最后,短短3天再次刷新自己的最高纪录。A股如此升温说明了什么?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散户资金加速入场

  A股的上一次峰值出现在11月7日,当日成交合计4700多亿元。只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A股成交峰值翻了将近一倍。本周两市单日成交一直保持在6000亿元以上的高平台上,显示这样的活跃交投有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的一种新常量。

  伴随着A股的迅速放量,是融资余额规模迅速上升,显示场内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手段进行了加杠杆操作。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A 股融资融券余额为8472.0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增加90.1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8402亿元。

  川财证券分析师王维诚认为,融资盘主要反映了散户加杠杆行为,其对于市场波动极为敏感。自 2013 年融资买入井喷以来,在剔除节假日因素后,真正出现融资买入单边下降的仅 2013年年中的“钱荒”以及 2014年 3-4月份信用风险出现的时期。2014年 4 月之后,即使指数出现回调或盘整,融资余额也都是每日净增加。该指标可以作为对指数未来走势的判断依据。

  另一个观察增量资金入市的窗口是证券交易保证金数量。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网最新周报数据显示,银证资金已连续四周实现净转入。截至上周末,证券交易保证金余额首次逼近万亿大关。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也创下2011年4月来新高。

  增量资金从何而来

  敢于积极加仓追涨的,绝不仅仅是散户投资者。

  知名私募机构星石投资运作7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保守的风格形象,却在11月高调表示:已进入满仓投资。星石董事长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江晖表示,满仓的判断源于对资金驱动力的判断,预计A股将迎来超出想象的资金量,源源不断的资金将以蓝筹为重点投资对象,2015年,蓝筹股将是引领牛市的“主力”。

  实际上,流动性宽松带来的资金推动型,这也是近期多家机构分析人士对未来A股的共同判断。那么,增量资金究竟从何而来?

  川财证券分析师王维诚认为,资金生态正发生极为快速的变化,除了融资融券外,还需要从三个角度对资金进行跟踪:一是降息后人民币不跌反涨值得关注。央行此次降息主要是针对国内融资成本,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战略又不允许人民币大幅贬值,这才导致了央行在降息后一反常态地提高中间价。而人民币汇率如果维持强势,人民币风险资产又在上行通道,那么对于海外资金的跟踪就至关重要了。

  二是关注险资的权益配置。此轮金融股行情之初,保险资金权益配置比例应大概率仍在 5-10%之间。且从近期的行情结构与沟通情况来看,险资加仓具有相当的概率。

  三是场外配资正快速升温。近期场外结构化产品的成立正快速升温,股市赚钱效应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产业资本的注意。一些资金以 1∶2、1∶3 乃至更高的杠杆倍数配资入场。

  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

  对于老练的股民来说,9000亿的天量成交,必然引起一定的警觉。昨日盘中金融地产板块的冲高回落,也正反映了获利盘的落袋为安心态。

  银河证券分析师孙建波认为,本轮上涨的核心因素是流动性,尤其是沪港通、走出去等政策与流动性的共振,击退了基本面下滑对市场的不良影响。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天量交易的高涨情绪一般维持 1 个月左右,极端情况下维持 4 个月。预计明年 3 月份两会之前市场不会有大的利空因素,短期情绪仍以乐观为主。但鉴于短期内涨幅太大,市场接下来将以高位震荡为主。

  西部证券分析师董王飞也建议,长线投资者可继续保持做多仓位,短线交易者可考虑逢高减仓,以回避短线风险。

  对于机构投资者的操作习惯来说,9000亿显然不至于触发其波段操作的动因。星石投资总裁、首席策略师杨玲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判断说:“问题不大,最多盘整一下。”但是,她认为,牛市的特征是板块轮动,证券股只是一个先锋军而已,将来其他板块也会出现好的机会。“券商股从长期看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可以长期持有。但短期看涨幅巨大,短线有可能回调。”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