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盘暴跌5.43% 中证登撇清“黑天鹅”

2014年12月10日 07: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大盘昨天低开高走,再冲高回落。最高点为3091点,最低点为2834点,绿盘报收于2856点,高位暴跌5.43%。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2月8日发布通知,将不接受AAA以下企业债券质押。部分观点认为,A股遭洗盘与资金撤出股市、回防债市有关。中证登有关负责人表示债市新政不会影响股票市场。

  指数

  大盘创近年最大跌幅

  3091点!大盘昨日再创新高,随后出现剧烈震荡。上午还是阳光普照,下午便是狂风暴雨。

  两市成交量再创新高。沪市成交7993.61亿元,深市成交4731.33亿元,两市共成交1.27万亿元。

  伴随尾盘高台跳水,大盘5.43%跌幅创近5年最大单日跌幅。深成指跌幅为4.15%,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3.94%和3.99%。跌停股数超过180只。

  此前表现强势的银行、国防军工板块领跌,跌幅分别高达8.73%和7.13%。房地产和非银金融板块的跌幅也分别达到了5.18%和4.26%。

  分析人士指出,A股市场尽管在牛市上升途中,并不意味着没有挫折。逼空式大涨行情时日已久,市场积聚的调整风险也越来越大,昨天市场的爆发意味着逼空式行情将暂告一段落。

  分析

  多项利空如期而至

  市场认为,暴跌推手主要是四大利空汇聚:空头仓位增长、融资盘获利兑现、IPO发行加速和经济增速下调。

  据统计,在合约数据中,多方前20席位合计持单为16.79万手,空方前20席位合计数为19.54万手,而在12月2日,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4.09万手和16.84万手,空单5个交易日增长了16%。逼空行情中,多单持有者赚得盆满钵满,但不断加码的空单持有者也是如此不肯罢手,到底出于怎样的考虑?

  瑞银昨天发布A股策略报告认为,近期市场出现两大异象,投资者狂热,机构却偏谨慎;绝对龙头板块券商反复拉升而其他板块并没有明显的轮动,这两点应引起投资者足够警惕。最大的风险是监管层对于两融的态度以及巨大融资盘的获利兑现,投资者应绑紧安全带准备迎接大震荡。

  有媒体表示,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还将有近30余家新股发行。业内人士认为,股市的连番火爆到了几乎疯狂的局面,监管层在此时提速IPO发行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一来可以暂时缓解目前的非理性暴涨;二来则可以解决IPO发行之困扰。据了解,如果不出意外,新的一批IPO批文将在近期下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报告称,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预测GDP增速放缓至7%,建议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从短期指标看,中国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周期探底过程,整体经济仍处于低迷期,还不具备回稳向上的持续动能,未来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

  观点

  中期将有穿越剧情

  针对后市走势,巨丰投顾认为,未来的股市指数分化将是一种常态,指数大涨不代表个股大涨;去年是沪指暴跌、创业板暴涨,而近期则是沪指暴涨个股暴跌;尤其是昨天,小盘股大面积跌停的同时,权重股午后也冲高回落,从上涨70点到下跌180点,波动幅度超过250点,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但在目前的指数行情中,波动规模已开始加大,投资者要学会适应这种变化。

  有机构认为,本轮行情的主旋律是估值修复。虽然大盘蓝筹公司大多属于成熟的传统行业,成长性不被看好,但长期破净及市盈率过低并非正常状态。银行股股价集体重返每股净资产之上,是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理性回归。至于A股成交急剧放大,巨量资金为何突然“从天而降”,既与本轮行情的杠杆撬动因素有关,也反映出国内投资者缺乏较好的资金增值手段。

  市场似乎并不恐慌,仍然有人笑谈A股:“风来时没找到猪 风停了被砸成了猪头”。“早上还说谁手里没个涨停板的股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下午就成了,谁手里没个跌停板也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了。”

  最为活跃的当属财经名人李大霄,其昨天的微博称:3000点一线,短期有风险,中期反复穿越,长期是地平线。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新闻链接

  股市暴跌 中证登紧急撇清“黑天鹅”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2月8日发布《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暂不受理新增企业债券回购资格申请,将不接受AAA以下的企业债券质押。有关负责人表示,债券新政不会对股市造成重大实质性影响。

  中证登收紧城投债质押回购资格

  中证登12月8日宣布,为避免回购质押库出现系统性风险,从即日起暂停受理新增企业债券回购资格申请和已取得回购资格的企业债券暂不得新增入库,同时明确未来没有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预算范围内的企业债券,仅接纳债项评级为AAA级、主体评级为AA级(含)以上的企业债券进入回购质押库。

  换言之,中证登将不接受AAA以下(除主体AA展望正面外)的企业债券质押,包括城投债和产业类企业债,公司债不在此调整范围内。

  这是继此前多次下调信用债质押回购折扣系数后,中证登再次提高交易所信用债质押门槛。这则突袭通知,被多数市场人士解读为债市政策“黑天鹅”,其目的是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进行进一步的防控。由于基金、券商机构较多采用信用债标准券质押来获得融资,最新出炉的这份较为严格的质押规定,将可能导致数千亿的信用债失去质押资格,从而给机构造成不小的去杠杆压力。

  股市债市双双暴跌

  据中证登最新数据,目前托管在交易所的企业债存量达10351亿元,占全部企业债的35%,占全部跨市场发行的企业债余额比重则超过一半。而其中债项AAA同时主体AA及以上(主体AA负面除外)的个券仅有195只,余额仅不足5000亿元。

  新政让本就处于较为低迷状态的债券市场雪上加霜。昨天早间,债券市场收益率全线飙升,本轮行情的标杆品种10年期国开债早盘成交在3.75%的高位,收益率比前日大涨接近40基点。

  而业内“债券降杠杆引发投资者对流动性忧虑,从而对股市形成重创”的担忧也不幸成为事实。昨天午后A股疯狂跳水,沪指暴跌5.43%。

  中证登称股票市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部分观点认为,A股遭洗盘与资金撤出股市、回防债市有关。

  就此事项,中证登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本次针对新增入库债券的控制不会对市场造成重大实质性影响。此外,由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相对隔离,市场属性、投资者结构、资金偏好等相关方面有较大差异,股票市场应不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本次通知出台前反复测试论证,充分考虑了市场的承受程度”。

  该负责人称,从最近两周新增入库的回购质押券的数据来看,投资者提交新增入库质押券数量不大,总体呈减少趋势,上周整个交易所市场新净增入库量面值仅50亿元左右,其中从证券公司渠道提交入库的量更小。文/本报记者 齐雁冰

  新闻内存

  379亿天量 中信证券王者归来?

  本轮龙头板块券商股昨天分化严重,山西证券、国海证券、国元证券和东北证券纷纷跌停,但是“带头大哥”中信证券仍然逆势飘红,如同狂风巨浪中的定海神针。

  券商板块堪称本轮反弹的第一主力,中信证券是第一王牌。继连续3日涨停后,中信证券昨日早盘直线拉升,一刻钟左右即封上涨停,随即打开涨停,围绕涨停价位反复争夺。大盘尾盘急转下行,该股也飙出过山车行情,振幅高达13%,最后红盘报收于26.54元,涨幅4.08%。当天高达379.3亿元的历史天量,不仅超出其10月份346亿的单月成交量。昨天创业板总成交量613亿元,中信证券的成交量达到创业板成交量的62%。

  中信证券自11月24日跳空高开,12个交易日上涨73.41%,涨幅处于平均水平,不过成交量高达1823亿元,稳居两市榜首,平均日成交量达到151.9亿元。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该数值比成交量第二的中国平安同比上涨了36%,后者在12个交易日达到了1335亿元,与第三名民生银行的940.6亿元相比,成交量将近后者的一倍。而同期,中国石化成交额不过363.3亿元,工商银行则是270.3亿元。中信证券成了吸纳天量资金的蓄水池。

  中信证券是2007年大牛市券商板块的王者,2007年11月5日,该股创下117.89元(不复权)的历史高价,成为当之无愧的大牛股,随后展开长达6年的调整。

  该股前后经过了大约4年的长期筑底。自2012年1月6日创出近年新低9.04元,便重拾一轮升势,在11月21日完成了进攻前的所有准备。

  借央行突然降息的大利好,该股开始了一轮大升浪。11月24日成交量为118.3亿元,昨天的成交量是其两倍还多,其行情已进入全面井喷。

  如果以上轮牛市最高价计算,该股已经反弹至高位,昨天其收盘于26.54元,距离其前复权最高价位37.08元,已接近高位区域。

  随着券商板块持续疯涨,沪股通席位频现龙虎榜。从数据看,沪股通专用席位近三个交易日累计买入中信证券超12亿元,卖出仅4.98亿元,加仓7亿元。根据港交所数据,同期三个交易日沪股通净流入82.93亿,仅中信证券一家就占据了净流入额的1/10左右。

  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制图/潘璠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