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代客理财业务阀门松动 券商逐鹿开辟新猎场?

2015年03月23日 09:1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近期,低迷了很久的券商股开始逐渐扳回大局,券商行业也迎来了意味深长的利好动向。3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已经向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发出《账户管理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就拥有证券咨询资格的证券机构开展账户管理业务公开征询意见。而这一文件的下发被解读为券商代客理财业务有望放行。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意味深长的变动。代客理财是资管方向的入门业务,这一阀门一旦松动开启,则有望给证券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带来巨额盈利,券商的未来,也由此更加开阔。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17日早盘,券商股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东吴证券上涨7.47%,申万宏源上涨7.15%,华泰证券上涨4.33%,广发证券上涨3.45%。周五,券商再度上涨,多只券商股涨停。

  券商股的异动与利好消息脉搏惊人一致,那么,是否如资本面所显示的,随着代客理财业务的放行,券商将迎来新的春天?

  代客理财从严禁到松动

  据了解,此番下发的这份征求意见稿共六章,就业务资质、业务规范、内控管理、自律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

  据了解,券商代客理财业务在前些年一直是资本市场严令禁止的行为,十年前,券商理财业务一度因不规范等原因遭禁止。不过,股市行情火爆时,据媒体曝光,仍有大批的证券从业人员参与代客理财。监管层也多次肃清,但并未能彻底禁止。

  对于明令禁止下仍触犯禁令的从业人,许多被实施了终身的市场禁入,不得不算是严令。

  那么,为何在这个时点上放行券商代客理财?中证协在文件当中的说法是,随着居民财富增长和证券市场发展,投资者投资服务需求不断深化,投资者希望券商等专业人员为其提供账户管理、投资服务,滋生了券商理财的市场。而券商也希望参与代客理财市场,从这块丰厚的蛋糕中分得自己的一份。

  据了解,近年来,代客理财业务的权限主要掌握在银行手中,2014年银行加快了向代客理财转型的步伐,逐步回归财富管理的本质。一些银行还成立了资产管理事业部,发行多个结构型理财产品吸纳高端客户。而券商只能以资管业务为客户提供服务,且其中绝大部分是通道型产品。

  不过,监管条例变化的背后是大环境的转变。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记者表示,监管方面明显的放松显示了当前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简政放权的大方向,另一方面,券商行业规范与十年前也有所不同。不过,李大霄也认为,放行之后,如何避免券商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如何监管这一新范畴下的业务开展,也是对监管层的一个挑战。

  而对券商代客理财业务的放开,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综合此前传出的银行或将获得券商牌照消息看,未来牌照放开是大趋势。综合金融、混业金融是金融大方向。在不久的将来,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牌照将可相互交叉,实现综合经营。不过,整个过程的开放将以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前提。

  据当前《规则》规定来看,代客理财的券商准入门槛并不高,只有5000万注册资本的硬性限制条件,主流证券公司基本均符合条件。

  而代客理财的业务空间有多大?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这一市场或高达15万亿元。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具体数字尚待商榷,但毫无疑问,代客理财打开的这扇财富管理闸门,将通往一个不小的市场,足够券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登上另一个坡峰。

  券商开辟新利润增长点

  代客理财业务的放开,对于投资者来说,今后除了银行理财,也将有更多的选择,具体来说,券商理财或者将降低个人理财业务的门槛。

  据了解,目前发布的《规则》没有规定投资者参与账户管理业务的门槛,而集合理财计划门槛一般在5万元到10万元,有业内人士表示,理论上只要券商愿意与客户约定,客户几乎可以“零门槛”享受账户管理业务。此外,客户也可以享受一对一定制服务,服务体验更加优化。

  不过,更明显的影响还是体现在对券商的利好方面。对券商来说,资产管理业务的门开了一条缝。若代客理财阀门放开,券商直接的利好是管理费、业绩提取费用的增长,促进券商盈利的多元化。而更进一步说,有资管能力的券商还可以借此类业务进一步提升客户黏性、提高券商账户资产留存率,并为其他增值服务提供空间。

  事实上,近些年,券商主要业务越来越同质化,而经纪客户的价值也大多局限于通道业务,代客理财的放开将有助于券商行业逐步回归定价、资管等属于券商“主场业务”的项目竞争,资管特色鲜明的中小券商或将借此实现弯道超车。而传统大中型券商,也可通过账户管理等专属增值服务,增加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有力筹码。

  而这也将是金融行业的大势所趋。华泰证券分析表示,客户对券商理财的全权委托是成熟市场中财富管理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些大的投行中体现非常明显。据了解,美林2005-2007年基于资产额的管理费收入与经纪收入比约为8:5,嘉信理财2010-2011年资产管理及账户管理收入与交易佣金收入比约为1:2。

  而未来,若国内券商账户管理业务的放开,将加速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具备优质的客户基础,研发服务优势的大型券商将充分受益。

  中国国际期货广州分公司投资经理姜春阳表示,券商代客理财阀门松动,或只是金融改革里面证券行业改善的一小部分。尽管券商代客理财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促进金融行业发展就是要增加整个行业的信息透明度,未来随着法律的完善,这一新领域也将有章可循。而对于银行来说,券商进入代客理财范畴,也将增强行业竞争性,提高效率。

  相关

  整合线下第三方理财力量 互联网资管发起挑战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对资管理财业务的渗透正在加强。上周五,汇付天下执行副总裁刘钢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2014年,汇付天下云财富已经在全国16个省建设了超过50家财富管理中心,预计2015年底前将建立超过100个网点。这些遍布全国的直销机构和渠道网络,也成为了汇付天下云财富的销售网络组成部分,提供给其服务的超过400家理财公司、证券公司以及P2P企业等,助力这些企业打造覆盖全国的多元化、多层级理财销售网络。

  目前已经接入这一平台的上海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正淡财富中心负责人王曦告诉记者,“我们(正淡财富中心)希望以最小的成本完成从传统财富管理公司向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转变。2014年我们的销售规模在50亿,相信通过云财富平台,2015年公司的销售规模将顺利冲击100亿。”

  正淡财富以固定收益类信托为主要业务方向,2014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正淡财富试图将业务模式从传统模式转向互联网模式。

  “现在是全民理财的时代,基于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深度需求挖掘,以及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和传统金融、互联网行业的资源整合,金融将以互联网的方式渗透到更多的传统行业中去。”刘钢表示。黄倩蔚

  影响

  银行理财、存款业务腹背受敌

  进入3月份,央行再次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宽至30%,利率市场化脚步进一步加快。在面临利率市场化浪潮的大背景下,银行正面受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冲击,而近日券商重启代客理财业务的消息,也再次给银行理财业务和存款业务带来巨大的分流压力。

  高端对私理财比例创新低

  央行开启降息降准通道后,以往颇具吸引力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逐步下行,这也令其相对优势逐渐减弱。有银行理财分析师表示,对于越来越精明的投资者来说,其往往更加关注流动性以及收益的高低。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提供的数据,2月份,银行高端对私理财产品比例再创三年来新低,只占整体发行理财产品的3.2%,对公理财产品比例也徘徊在5.4%的低位。银行普通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占比在去年11月攀至三年来高点后,也开始持续回落,环比下降5.7个百分点至68.8%。

  不过,中信证券研究部也指出,考虑到相当一部分高端个人理财产品和对公产品是定制化产品,未对外公布数据,此数据与实际情况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但普通对私及混合类产品比例高企,也反映出利率市场化之下银行理财产品存款属性的提升。

  银行理财存款业务迎挑战

  相比券商代客理财,银行的渠道优势显然更为明显。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较为单一,大部分为债券、货币市场产品和信托类产品,而券商在股市等股权投资和资本市场综合投资能力相对比较强,无疑为银行的存款和理财业务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券商投顾的能力较为综合,尤其在目前股市热火朝天的情况下,收益率预计会高出银行理财产品。综合收益率最高的券商达到53%,而前十名的公司综合收益率均超10%。

  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2014年度经营数据统计显示,120家证券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602.84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为1049.48亿元,同比增长38.23%。

  而另一方面,面对互联网理财的冲击,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后,银行的利差收窄压力也开始显现。距离央行降息只有半月,多家城商行在存款利率顶格上浮之后,纷纷回落,将存款利率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2倍。股市红火而存款利率持续回落,这一差异无疑对储户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银行存款流失已是大势所趋,无法逆转,且未来会进一步加剧。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将到来的4月存款流失或更加明显。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传统银行存款业务受到的冲击也会越来越严重。记者 陈若然 黄倩蔚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