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发审提速 全年上市企业或达500家

2015年05月28日 09:5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CFP/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新股审核效率和首发企业(IPO)获得批文的速度已经趋于一致。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证监会IPO审核家数大幅提升,企业过会比例也较去年有所提高。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存量上市资源的减少、发行市盈率受限等因素,次新股在5月初开始大涨,截至目前单月涨幅超过30%,跑赢同期创业板指数。

  每周上会企业超10家

  随着注册制度渐行渐近,IPO发行审核速度和新股供给均大幅提速,同时,证监会根据市场需求一月两批次的批文下发节奏对A股市场的冲击也日趋弱化。

  从新股供给来看,今年前5个月,证监会共核发了七批IPO批文,批文数量逐月增加,从1月份的20家到5月份的43家,166家企业获得了沪深交易所的“进场门票”,批文月均下发33家。国盛证券分析师刘昊认为,新股发行继续增加,但前期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恐慌心理在快速衰退,新股对市场资金的增量“抽血”相对有限,不仅没有对大盘造成困扰还增加了投资者对新股的关注和炒作。

  截至目前,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545家,其中,已过会17家,未过会528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89家,中止审查企业39家。如果按照5月份的发行节奏,6~12月每月发43家,到年底还会有超过300家企业拿到“进场门票”,全年将有近500家企业上市,届时IPO堰塞湖将“大泄洪”,为注册制实施创造了良好环境。

  同时,伴随着存量过会企业的消化、新股供给的逐月增加,发审委的审核速度“快跑”前行。

  今年以来,截至5月27日,证监会发审会共审核了154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有8家未获审核通过,占比5.19%;另有2家企业暂缓表决,占比1.29%;1家企业被取消审核;其余143家企业都通过审核,占比92.85%,这明显高于2014年新股发行的审核过会率。数据显示,2014年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了118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107家获得通过,10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90.68%。

  有分析人士指出,IPO过会率的提升与即将落地的注册制改革有关,监管层对招股说明书的审核更多的是强调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完整,突出中介机构的作用,证监会事中事后的监管转型已逐步达成共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过会企业仅有17家,除去因存在问题暂不能下发批文的3家,仅有14家过会存量企业,要保证每个月40多家的新股供给,这就要求发审委每周的审核数量至少在10家以上。据统计,上周证监会审核了1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可见,目前的审核节奏完全跟得上新股供应步伐。

  次新股受追捧

  A股市场迎来牛市,板块之间的轮动特征也趋于明显,近期次新股表现尤为抢眼。5月份以来,次新股平均涨幅已超过30%,跑赢同期创业板指数24%的涨幅,同时,二级市场对次新股的追捧直接导致2015年第4批上市新股开板天数明显增加,从历史平均8天开板上升到了14天。

  申万宏源的分析师林丽梅分析,本轮新股发行改革在市盈率与超募等问题上作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抑制了新股发行的“三高”现象,但也为新股上市后的炒作提供了空间,同时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加速推进,上市存量资源的快速消化,导致了次新股的集体上涨。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的新股发行价格绝大多数被限制在23倍市盈率之内,相比新兴行业2015年动辄100倍以上的市盈率,“便宜”的新股非常吸引眼球,同时,刚上市的次新股总市值不少在30~50亿之间,很多新股的流通盘在破板之后依然低于10亿元,这给次新股的上涨提供了契机。

  “发行时大多数新股缩小了募资金额,也没有超募,导致原有的资金需求不能满足,在已经上市的两百多家新股中超过一半的个股在上市一年之内就已经开展了定向增发、股权激励或外延式并购,对二级市场的刺激作用明显。”林丽梅指出,短期来看月均40家新股发行将成为常态,未来随着注册制的落地,存量排队企业的消化,储备上市资源的紧俏,次新股还将延续“火热”状态。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