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招商证券牛中强:靠创新弯道超车

2015年05月29日 09:4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本报记者 曹乘瑜

  私募基金自主发行得以成为市场主流,有赖于“给力”小伙伴——券商。私募基金和券商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在私募基金和券商的合作中,券商如同一个全方位管家,为私募基金提供资产托管、服务外包、交易、投研、销售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国信证券等目前是国内主要的私募自主发行服务平台。其中,招商最大,已经协助私募机构自主发行1000多只产品,总服务规模达到3000亿元。招商证券托管部副总裁牛中强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优秀私募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大,而且自主发行产品的私募有望为券商带来大量增值业务空间,因此,为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必须有创新精神、要吃苦耐劳和灵活应对,虽然是后来者,也能做到“弯道超车”。

  中国式PB业务逐步成型

  中国证券报:为什么券商能够成为私募自主发行的主要服务平台?

  牛中强:从外部环境来看,2013年6月开始实施的新基金法带来三大变化:一是将私募纳入监管、允许私募作为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依法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即可自主发行产品,私募发展进入快车道;二是首次规定基金托管人不仅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券商;三是首次在立法中首次出现“基金服务机构”这一提法,基金管理人可以委托其他机构代为办理基金的份额登记、核算、估值、投资顾问等事项。从此,证券公司可以申请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和外包服务资格。据悉,根据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已有11家券商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5家券商获得外包服务资格。

  从内部环境来看,随着私募发展进入快车道,有望为券商带来大量机构客户,券商PB业务(Prime Broker,主经纪商业务)逐渐具备战略高度。从国外情况来看,自主发行产品的私募基金特别是对冲基金是PB业务发展的主要客户,因为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来说,其主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投资和研究,迫切地需要一家服务机构能帮其解决其他事务。没有任何一个业务能像PB业务一样,能让券商跟机构客户紧密联系,基础服务带来高粘性,高粘性带来增值服务空间。PB业务约3年前从海外引入,而随着券商托管外包业务的发展和成熟,中国式PB业务逐步成型,目前主要券商均重视该项业务的发展。招商证券就把PB业务当作核心竞争力和战略业务来发展。

  靠创新“弯道超车”

  中国证券报:托管业务原来主要由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外包中的产品设计、份额登记、核算估值、信息披露、客户服务等也有其他通道机构提供,券商怎么“弯道超车”?

  牛中强:首先,作为“后来者”,券商要“弯道超车”,必须要靠创新、吃苦和灵活应对。在对冲时代和杠杆时代,传统模式有很多品种不能投资,导致私募很多交易策略没法实施。但我们认为,未来优秀私募机构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面对自主发行下私募的个性化要求,我们的理念是“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能让运营拖交易的后腿”。

  比如为了配合私募开拓不同渠道、降低管理成本,我们和私募共同设计Feeder-Master基金架构,由于IT系统的整合,完全可以让私募在子母双层架构下,运营效率与单层产品一样,比如某个子基金出现赎回,系统可以迅速地反映在母基金上。

  在新品种上市时,为了能尽快让私募能投资新品种,我们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因为相关系统要做大量测试,需要时间适应。例如,ETF涉及到一篮子成分股,申赎时产生很多笔交易,有大量在途资金,这些大数据传统基金会计很难处理,需要大量IT、人力和资金投入,为此我们储备了大量的IT开发和维护人员来解决此问题。

  中国证券报:怎么看待自主发行的未来趋势?

  牛中强:这一趋势会持续很久,因为市场会有不同的热点,会催生不同类型的私募,带来自主发行需求。伴随政策和服务的完善,未来自主发行的产品会成为私募产品的主流形式。我们计划提供更广的服务范围,包括销售管理系统、资本引荐、交易系统的构造、审计税务规划等,全力为私募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使私募能够轻装上阵,专注于创造业绩。

【编辑:吴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