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科学看待当前牛市风险

2015年06月08日 08:31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兼评“许小年炮轰牛市逻辑”

  ■董少鹏

  不知不觉中,新一轮牛市已经走过了10个多月。至6月5日,上证综指突破5000点,比2014年7月22日行情启动时上涨142%;深证成指同步上涨139%,创业板指同步上涨292%。股市走出这样强劲的行情,反映了广大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的高度认同和良好预期,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资产估值的必然趋势。

  不过,在行情上涨过程中,也有一些投资者盲目追捧概念、忽略具体公司的经营风险;一些新投资者抱着“到股市里捡钱去”的想法参与股市,违背了投资的本质;一些机构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甚至铤而走险违法违规。这些现象都值得引起警惕,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引导和治理。既要依法监管,又要坚定不移发展股市,两者并行不悖。

  解决股市发展中的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理性,切忌搞耸人听闻,打着市场化旗号反市场化。我们向投资者提示风险,但也要尊重他们自主投资的权利和愿望;我们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但也要鼓励正当合规的投资行为,要为正当合规的投资行为保驾护航;我们完善市场规则规范,既要着眼短期的风险控制需求,更要着眼长远的市场力量发展壮大。绝对不能走行政管制的回头路。

  我们注意到,每一次牛市来临,舆论场上都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这几乎成了中国股市的一个特色。正在行进中的“改革牛”行情,也再次遇到这样的舆论困境:近期,所谓“失控的牛市摧毁中国经济”,“监管层去杠杆将给股市带来灭顶之灾”的说法见诸网络媒体,似乎中国股市即将迎来大灾难,中国经济也逃不出崩盘的厄运。

  昨日,中欧商学院的许小年教授也对牛市行情提出了一揽子否定意见。他认为,关于经济转型、“一带一路”战略支持牛市等说法荒谬离奇,“目前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解释目前的股市疯狂”,“这次股市狂潮真的不知道如何收场”。他同时对我国经济现状和前景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笔者仔细看了这些言论,认为错误之处颇多:1.他所说“经济下滑是前些年透支的结果”、“过去追求GDP用印钞、借债发展”,是很片面的。我国经济增速放慢,首先是由于体量显著增大了,即使有透支,也是局部的。当初增长速度快时,就是因为没有透支吗?2.他所说的“不再以GDP为目标”、“不再用宏观政策维持GDP”并非中央精神。中央的完整提法是“不单纯以GDP增长论英雄”,没有“不再以GDP为目标”的提法。GDP增长预期目标必须要,而且要持续下去,但我们要有质量、有效益的GDP。3.他认为当前加大财政投入、加大货币投放不是市场化行为,是旧的宏观调控思维,也不成立。财政货币手段既是政策工具,也是市场手段,必须使用。何况,像降准这类手段,是把过去错误的行政行为纠正过来,是顺应市场需要的。4.他说资金无处可投,同样缺乏依据。现在有多少项目都在等资金啊!5.他认为资金都去股市了,没有去实体经济,逻辑上也是错误的。二级市场本来就是为新老股东交易服务的,到二级市场的资金就是交易资金。但众所周知,二级市场水涨,一级市场才能船高,对企业融资有利,实体经济因此可以获得大量资金,反之亦然!6.他认为俄罗斯、东盟十国、巴基斯坦等经济体量小,所以中国与相关经济体开展产能合作是一厢情愿,也是错误的。30年前中国经济体量也很小,美欧是怎么把产能搬过来的?7.他说中国企业“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这种网络流行语并不能科学地描绘活生生的经济现实,谁说现在的中国企业往左往右都是死?没有这回事!8.他说“互联网思维就是没思维”,因为外国没有这个提法。外国没有,中国就不能提吗?不但不符合基本逻辑,而且尽显洋奴心态。

  许小年这种貌似理性,实则照抄照搬、邯郸学步的“学者忧虑”,是与中国正在推进的改革相脱节的,也是与我们科学看待股市风险的立场有很大距离的,甚至在方向上是相反的。中国既需要实业升级发展,也需要金融业升级发展;既需要实业家,也需要投资家、金融家。美国的华尔街金融体系对美国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需要学习并超越。至于股票市场内部的自我纠偏,属于“机制”和“人”共同作用的范畴,与发展股市的宏大战略并不冲突。

  “改革牛”行情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高度重视其中的风险,科学看待其中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疏导化解,是宏观管理和常态监管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不会因为支持牛市而放任风险,更不可能放任违法违规;但也不会因为管控风险而伤害市场,走市场化道路,让市场说了算,是唯一选项。

  对于以众口一词的融资交易,笔者要指出,要坚持依法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目前,可计算的券商融资规模接近2万亿元,推算各种形式的场外配资有1.5万亿元左右,加在一起不过3.5万亿元。那么,即使这些资金全部撤出,不过占沪深两市55.8万亿元总市值的6.3%,为什么要叫成“灭顶之灾”呢?而且,融资买入股票是国际股市通行的做多机制,本身就是为了达成市场的平衡。一方面,当融资买股者预计到市场可能逆转时,自然会卖出了结;另一方面,资金借出方也会管控风险,在必要时依规对客户强行平仓。监管者只要管好制度设计和监管执法即可。10个多月来,大盘涨幅已经一倍有余,许多个股都翻了数倍,融资买入者有强烈的抛售意愿,市场的反向机制即将启动;同时,融券卖出者可能会增加。所谓“失控”局面,即融资买入盘不断加大的可能性很小很小。所以,请愿一样地要求“去杠杆”实无必要。

  笔者认为,中国股市即将迎来大灾难、中国经济无法走出困境的说法,不过是“唱空中国”论调的新变种,没有丝毫的新意,其本质是不接受中国新常态下的发展成就,不承认中国体制的独到之处和发展优势。当前我国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不是靠“行政控制”形成的,也不是靠“驱赶资金”形成的,恰恰是靠深化改革、依法治国走出来的;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不存在“失控”的可能,更不可能出现某些势力所期待的崩盘。

  一些人对牛市行情坐立不安,急切地要求行情停下来、跌下去。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理论浮躁症”在作怪,应该给他们补补钙了。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