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融券应对暴跌为空方带来显著财富效应

2015年06月08日 10:33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图片

null

  融资融券交易与股指期货有类似之处,即在交纳一定保证金和抵押证券之后,投资者就可操控多于原来保证金的资金,但是一旦操作失误,损失也是同比例放大。虽然两融业务在A股市场发展的第三个年头,融券余额远远不及融资余额,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基本上放弃用融券来做风险对冲工具的安排,但对于散户来说,在个股层面,市场暴跌中融券依然能给空方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

  “5·28”大跌当天,融券卖出额居前的国电电力、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以及华泰证券等个股,均为融券客挽回了部分在二级市场大跌中遭受的损失。

  融券业务发展较缓慢

  融资融券业务在A股市场发展的第三个年头,融券做空已经成为市场常态。但从数据上看,目前两市融券余额远远不及融资余额。一直以来融资业务比重较大,通过杠杆撬动资金引来不少投资者,资金门槛曾下降到5万元,杠杆曾放大至数倍,最终引起监管层的注意与全面检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6月5日表示,为促进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发展,证监会正在对两融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则进行修订,条件成熟时将按照程序向市场征求意见。

  近期一些券商已在收紧两融业务,两融余额增速减缓。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6月4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2.17万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2.164万亿元,融券余额为77.4309亿元。

  广州一家大型券商两融负责人表示,A股市场的融券业务发展较慢有各方面原因,包括投资者对融券的需求不高、对这轮行情普遍看多、券源不够等等。“特别是对于机构来说,如果真的要做空,直接做股指期货就可以了,中证500、上证50基本可以满足机构的对冲需求。所以这么多年来融券发展很慢,一些私募基本放弃用融券来做风险对冲工具的安排。”

  融券客在暴跌中获利

  尽管两融市场上融资占优格局未变,但对于散户来说,在个股层面,在市场暴跌中融券依然能够给空方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

  2011年3月15日,双汇发展深陷“瘦肉精”漩涡,当日有投资者融券卖出5.31万股,此后随着该股持续跌停,该投资者获利颇丰,这也被认为是首例融券做空获利的经典案例。2013年1月31日,ST贤成入围融资融券标的股,此后又在同年3月6日被剔除,在充当融资融券标的股的短短18个交易日内,却有投资者融券卖出5.12万股,获利超过四成。

  在市场的趋势性下跌中,融券卖出同样能够获利。记者统计发现,以“5·28”大跌为例,部分融券客就通过精准押宝以金融为代表的权重蓝筹品种,在收益上大幅反超资金量占优的融资客。在5月28日到29日的市场调整中,全部两融标的797只股中仅有111只股出现上涨,占比约12%;与此相对的是,却有686只两融标的因股价下跌而给融券客带来了可观的财富效应。其中融券卖出额居前的国电电力、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以及华泰证券等个股,均为融券客挽回了部分在二级市场大跌中遭受的损失。

  如何运用融券对冲?

  看跌股票就做融券卖出

  在交易之前必须判断目标股票的未来走势,如果看跌就做融券交易。

  组合对冲获取绝对收益

  理论上很简单,即做多相对市场具备超额收益高的股票,做空相对市场具备超额收益低的股票,从而令多头股票和空头股票的市值等比例配比。利用不同股票之间的相对的超额收益,来获取与市场风险无关的绝对收益。举例来说,如果看好民生银行后期走势强于其它大盘银行股,认为民生银行无论涨跌都能跑赢工商银行5%,但为了控制市场整体下跌导致可能出现的亏损,可采用对冲市场风险的组合策略。主要操作方法为:投入50万元买入民生银行,同时融券卖出工商银行50万元。最后无论指数上涨或下跌,客户获得的盈利就是民生银行相对于工商银行的涨幅。

  ETF多空配对控制风险

  自从ETF成为融资融券的标的之后,利用不同ETF跟踪品种的不同,也可实现绝对收益。主要策略是买入一个ETF品种的同时,卖出另一个ETF进行配对交易,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近似绝对的收益;反过来说,也可在卖出一个ETF品种的同时,买入另一个ETF进行配对交易。

  利用T+0交易控制风险

  虽然A股市场单一账户无法实现T+0交易,但随着融资融券的出现,投资者可通过信用账户和资金账户两个不同账户间的运作,间接实现T+0。主要为融券卖出一只股票,当日可通过买券还券或直接还券的方式偿还借入的证券,实现当日回转交易。

【编辑:吕思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