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选举空窗期民众不爱政治 台政论节目收视率大跌

2013年01月28日 11:20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选举空窗期民众不爱政治台政论节目收视率大跌
台湾政论节目知名主持人李涛。图片来源:东南网

  “名嘴”在政论节目上海阔天空,从“外太空聊到内子宫”,一直是台湾电视节目一道独特风景线。但日前,却传出因为收视率一路大跌,由李涛、李艳秋夫妻主持的几个王牌政论节目,面临调整,甚至还有停播危险。

  其实,2012年开始,台湾绝大多数政论节目都在苦苦支持或暗谋转型。曾占据台湾屏幕半壁江山的政论节目,如今呈现明显“鸡肋”状。

  现状:收视率大跌传出整改

  李涛夫妻为TVBS开台元老,两人主持的政论节目,曾开创台湾电视新风潮,跟风者无数。但根据台湾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李涛夫妇主持的《2100全民开讲》、《2100掏新闻》及《新闻夜总会》,节目的收视常态差不多在0.3%至0.4%,与高峰时1%差很大,有时甚至在0.2%以下,不到同性质节目的一半。因此,传出TVBS大老板王雪红不满,要求相关节目整改。

  对于各类传言,TVBS发言人叶毓君表示否认。而作为《新闻夜总会》常邀约嘉宾、台湾资深媒体人康仁俊则透露,节目若要调整,也只是内容微调,毕竟调整时段,对电视台来说是一个大事情。

  “以前全是维护马英九,现在也在批评马英九。”康仁俊认为,《新闻夜总会》的制作班底其实一直都在努力调整,希望“抓”回观众,但现在压力真的很大。

  原因:选举“空窗期”民众不爱政治

  那么,台湾政论节目,改版的压力究竟从何而来?

  台湾资深媒体人林天琼分析,随着马英九第二个任期的到来,台湾政坛进入一个较长的选举“空窗期”。没有选举,关注政治的人少了,而各大政论节目顿时也失去了议题发挥的空间,于是遥控器就开始不再停留在政论节目上。他观察,现在台湾谈话性节目,还能顺利运营的无非是三类,一是以批评马英九为主,主要集中于三立、年代及民视。此外,就是怪力乱神、“鬼打墙”类节目,层出不穷。“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节目反倒很受追捧!”林天琼总结。

  最后,就是健康生活、投资理财类节目,自成一家,也形成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其中,典型代表正是东森电视的《关键时刻》。这个很早就跳出台湾政坛的节目,固定聚焦谈论外星人、木乃伊、UFO等话题,却创下台湾谈话性节目收视率“奇迹”,长期收视率“领跑”各大谈话节目。该栏目固定嘉宾、台湾名嘴马西屏告诉导报记者,台湾虽然谈话节目最初是以讲政治为主,但最近两年都没有选举的烘托,所以大家就开始关注这些世界真奇妙的议题。马西屏透露,《关键时刻》今年的收视率一直都很高,是目前台湾唯一一个收视率冲到过3%,且长期保持在2%以上的谈话节目。

  最近,民视新闻有一档关注政治十几年的节目,也开始改版,完全照着《关键时刻》的模式开始操作。马西屏指出,在竞争激烈的收视率面前,再牛的制作人也得低头。

  转变:走出台湾,多做国际两岸

  此次李氏夫妇被传节目要调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大老板王雪红不爱政论节目,觉得TVBS该走出台湾、少点政治口水,多做国际、两岸政经为主的高品质新闻”。据悉,王雪红夫妻属意的是在中天播出《文茜世界周报》的陈文茜模式。对此,非常了解台湾谈话性节目生态的阿肯透露,在制作成本一样的情况下,陈文茜模式起码还具有建设性,会吸引一批关心社会议题的人去看,而只是政治口水的东西,看的人很少。

  此外,阿肯分析,还有一个原因,陈文茜在大陆影响力高于李涛,而且陈文茜更懂大众喜好,她关注经济、关注环境,更关注新世代成长问题。这和王雪红的思路,比较契合。据《壹周刊》报道,其实在TVBS内部员工那里,早就耳闻陈文茜可能会来取代李氏夫妻。

  对台湾政论节目转型,去年选前曾参与多个政论节目制作的康仁俊指出,没有选举的年代,蓝绿支持者就各自归队。而从蓝绿选民特质上来说,蓝营支持者相对比较冷感,时机不对,不会表现出特别的热情,但是绿营的支持者就相反,他们相对热情奔放,他们善于表达情绪,善于掌握话语权。(记者 张燕娟)

【编辑:王栋】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