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两岸应加快推进防灾救灾领域的深化合作

2013年04月27日 13: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教授石正方25日在华广网刊文表示,两岸在自然灾害预警及紧急救援以及灾后重建领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保障两岸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有利于增进两岸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沟通两岸民众情感,促进两岸互信。两岸应在和平发展利好形势下,乘势而进,加快推进该领域合作深化发展。

  全文内容如下: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仍,两岸分别不同程度遭遇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同胞有大爱,患难见真情”,无论灾难发生在海峡的那一边,对岸同胞都会积极行动,捐款捐物、派遣救援队员参加现场救灾及灾后重建,充分体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人道主义精神,“921大地震”如是,“八八风灾”如是,“汶川大地震”亦如是。此次雅安地震,大陆同胞更深深感受到台湾同胞的深厚情谊——从台湾当局到民间团体,从文艺界明星到庶民百姓,都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慰问及救援意愿,同时启动救援机制,透过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慈济基金会等渠道捐款捐物、表达慰问与关切;深耕大陆的鸿海、康师傅、统一、旺旺、顶新、顶益、大润发、裕隆、宝成、富邦、仲利等台资企业以及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等台商也积极捐款捐物。两岸同胞的手足之情在灾难面前尤显可贵。

  两岸同胞骨肉情深弥足珍贵,但要更加有序、有效地集两岸同胞之力,协同抗灾救难,以极大限度地降低灾区同胞生命和财产损失,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做好灾难预防等工作,更好地保障两岸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两岸人民的福祉免遭突发灾害的破坏,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快建构两岸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机制,拓展和深化两岸在灾难预警、灾难救援及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互助合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效率。

  实际上,关于“两岸共建防灾救灾机制”早有学者和相关实务部门进行过诸多探讨,已不是新概念新话题,但却是两岸亟待深化的合作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人类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造成灾害频发,灾害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重要话题。两岸一脉相承,咫尺之隔,守望相顾,共建防灾救灾机制可谓理所当然。而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的确立,对于两岸共建防灾救灾机制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目前两岸在灾难预警、灾难救治及灾后重建方面的互助合作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流为主,以及次区域合作的尝试(如厦金着力打造两岸防灾减灾交流合作平台)等,亟需深化推进到实务部门交流合作的层次,提升到制度化建设层面。可以说,两岸在灾难救援领域的互助合作已有一定基础,近年来例行的厦金海域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为两岸在灾难救援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两岸在第七次“陈江会”上签署了核安全合作协议,也为两岸自然灾害防治及救援领域的制度化合作提供了典范。在应对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难时,两岸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组织运行模式,可谓各有优长,也为两岸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两岸的经验借鉴和共同建设不止在灾难救援阶段,还应该体现在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方面,如台湾的防震建筑技术和灾区民众心理辅导方面的细致工作是很值得大陆方面学习的;同样大陆方面迅捷、有效的动员机制和调配人力物力投入抢险救灾的能力也是台湾同胞所钦佩的。

  推进两岸在灾害预警及紧急救援方面的深化合作,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度化进程,包括着力强化制度保障(可以参照两岸核安全协议商签模式签署制度化协议)、打造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包括两会协商平台、专业技术性交流平台、“厦金”模式的区域性对接平台、两岸对口部门的实务合作平台等)、建构危机处理机制(包括灾害预防与预警机制、紧急救援机制、善后处理和评价反馈机制等);还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高科技优势,推进建设两岸防灾救灾领域迅捷、高效的信息沟通与实务对接“云平台”,以集成两岸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应对危难,做好灾害预警、灾难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

  两岸在自然灾害预警及紧急救援以及灾后重建领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保障两岸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有利于增进两岸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沟通两岸民众情感,促进两岸互信。两岸应在和平发展利好形势下,乘势而进,加快推进该领域合作深化发展。(石正方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教授)

【编辑:郭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