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港文学选刊》编委会主任谈两岸文学交流

2013年06月09日 17:0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台港文学选刊》编委会主任杨际岚

  《两岸关系》杂志2013年第6期刊登了《窗里窗外——<台港文学选刊>编委会主任杨际岚谈两岸文学交流》一文,全文如下:

  记者:《台港文学选刊》是在什么背景下创刊的?办刊宗旨和定位是什么?

  杨际岚:《台港文学选刊》创办于1984年9月,是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产物。

  从大气候看,中央提出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战略构想。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倡导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包括对台工作基地。他多次强调“闽台一家亲”,“不论从历史上讲,还是从血缘关系讲,都可说是地理相近,语言相通,血缘相亲。”当时福建全省上下,充溢着解放思想、勇闯禁区的氛围,从领导到基层,渴盼在两岸关系上开创新局面。

  从小环境看,1982年,《福建文学》创设“台湾文学之窗”,开始系统介绍台湾不同时期知名作家的小说作品,反响热烈。在这个基础上,汇集、梳理和分析省内外读者的意见,并及时吸纳来闽参加学术活动的香港作家的建议,1984年6月酝酿创办《台港文学选刊》。福建省文联领导迅即研究上报,福建省委宣传部明确给予支持。当年9月,创刊号面世。“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催生了《台港文学选刊》。

  《台港文学选刊》是专门介绍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文作家作品的文学期刊。1984年7月6日,项南为《台港文学选刊》撰写了代发刊词《窗口和纽带》,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台港文学选刊》的性质、意义和作用。“瞭望台港社会的文学窗口,联系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成为办刊宗旨。发刊词如下:

  地处祖国东南的闽、台、港,可说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三种社会。

  如何促使不同制度、不同社会的人增进了解,消除隔阂,求同存异,进而融会贯通,和谐默契?文化的交流,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不论是台湾、香港,还是大陆,人民都是聪明、勤奋的,都渊源于一个古老的文化传统,都蕴藏着光耀夺目的艺术珍宝,都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也无论是追溯往事,还是展望未来,我们都能发现,共同的东西远比差异之点多得多。

  《台港文学选刊》将成为瞭望台港社会的文学窗口,联系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团结三种社会力量的一种精神象征。

  我认为,这个选刊是可以担当起这一任务的。因此,我也相信,这个选刊是会受到炎黄子孙的欢迎和喜爱的。

  记者:《台港文学选刊》选登台湾文学作品的标准是什么?有何特色?

  杨际岚:在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几大板块中,就创作规模、作家阵容、经典作品、传播媒介和社会影响而言,台湾文学无疑具有最为突出的位置;就历史变迁的轨迹和现实发展的状况而言,台湾文学同样呈现最为复杂的样貌。

  《台港文学选刊》对于台湾文学的介绍和推荐,可以称其为“刚柔相济”和“雅俗共赏”。

  刚柔相济,是《台港文学选刊》的风格。“刚”,即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它贯串于《台港文学选刊》近30年的具体实践。我们注意把好方向关,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推进和平统一大业的高度看问题。

  “柔”,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尤其注意柔性处理存在一定争议的作家作品。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影响,对待各个阶段、各种风格的台湾作家,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甚至简单、机械地贴标签、扣帽子。包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主流外作家,如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等;勇于针砭时弊的作家,如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及“酱缸论”,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及《野火集》;如被视为与纯文学不合拍的席慕蓉、高阳、三毛等作品……在作品选择上,我们没有人云亦云,没有跟风随大流。只要确实存在突出的文学价值,激浊扬清的积极社会意义,鲜明灵动的艺术个性,《台港文学选刊》便及时向读者推介。

  “雅俗共赏”,是《台港文学选刊》的特色。

  我们注重介绍作家作品系统化、科学化,从不以个人喜好代替选稿既有标准,也不为省时省力而使所选作品类似简单的拼盘,避免僵滞、刻板。既着力于“选择”,用心进行筛选、辨析,也注重于“展示”,巧妙加以组合、呈现。推出各种专号专辑,策划各种专题,设立各种专栏。专号方面,既有作家身份的“女作家专号”、“新生代作家专号”,也有特定历史的台湾光复50周年、60周年专号,还有作品类别的“获奖作品专号”、“爱情作品专号”、“幽默文学专号”、“纪实文学专号”等。编辑台湾作家个人专辑多达数十个,如已故作家赖和、梁实秋、柏杨、林海音、王祯和、三毛等。2009年至2012年,连续推出20多个专题。2013年起,更加突出系列专题,文学类的“遥想春日”、“台湾自然书写”、“敬启:父亲大人”等,都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专题“霭霭停云”,华严短篇小说《可怜虫》、《杀人者》、《万紫千红》,散文《吾祖严复》、《我的母亲》,专文《霭霭停云——华严在台湾的文采风流》,二十多幅图片资料,相映成趣,呈现华严的多姿多彩的创作风貌。2013年第3期,推出多个专题,文学类有《台湾书写 世界发光》(余光中)、《顽石真爱》(连方瑀)和《台湾文学出版沧桑》。专题化的运作,进一步贴近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在林林种种的文学类选刊中,《台港文学选刊》所设专栏较多,大部分涉及台湾文学。

  记者:《台港文学选刊》对促进两岸文学交流发挥了哪些作用?

  杨际岚:《台港文学选刊》扮演了什么角色,概括起来,可以说,它是一扇文学窗口,一条文化纽带,一座学术平台。

  近30年来,《台港文学选刊》先后介绍了3000多名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作家4000余万字的作品(其中台湾作家作品约占60%),并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欧美、东南亚等地的华文作家、文学团体和出版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闽籍台湾作家林今开、呼啸等率先返闽;后来陈若曦、张晓风等陆续来闽参访;而在多种学术交流活动场合,时常与许多台湾作家学者坦率交流、互动。

  2002年,我们发挥刊物的资源优势,积极谋求闽台“五缘”的切入点,倡议发起了首届海峡诗会活动。自此,《台港文学选刊》作为沟涌两岸文学界的纽带,将交流活动逐年常态化、纵深化,在推动两岸四地及海外华文作家共同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现代诗学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海峡诗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邀请对象有“诗文双绝,学贯中西”的余光中、被诗歌界称为“诗魔”的洛夫、影响了几代华人心灵成长的席幕蓉、素有诗界“任侠”之称的郑愁予、发现众多文学“天才”的“诗儒”痖弦等享誉海内外文坛的名家,系列活动中的“余光中原乡行”、“诗之为魔——洛夫诗文朗诵会”、“席慕蓉作品研讨会”、“痖弦中原行”等。

  由福建省文联主办、《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承办的首届海峡文学节于2011年12月1日至6日在福州、泉州、武夷山等地举行。系列活动包括,“2011海峡诗会——诗音书画笔会”、“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闽都)笔会”、“流散华文与福建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等。2012年5月,海峡文学节的中心活动——海峡两岸作家论坛在福州举行。两岸一批知名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界、学术界、传媒界数百人参加了相关活动。与会人员在“传承和创新”的主题下,围绕“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乡野记忆与城市经验”等议题展开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论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11年6月,我们组团赴台参访。在台期间,先后访问了台湾“创世纪”诗社、台湾文学馆、《文讯》杂志社、《联合报》副刊等,与余光中、郑愁予、痖弦等60余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及出版人晤谈,并就期刊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有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取得实质性成果。

  记者:请您概括地分析、评价两岸文学的异同,对进一步开展两岸文学交流有什么建议?

  杨际岚:两岸文学有异有同。开展两岸文学交流,既需要求同存异,也需要求异存同。

  海峡两岸文学同根同源。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时期以来分流而行,显现个性差异,而后相互撞击、融汇,渐呈整合之势。这正是《台港文学选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对的文学环境。尝谓“文学是人学”。在大时代中,风卷云舒,几代台湾作家承载了沉重的历史负累,需要给予应有的体认和理解。台湾著名小说家朱西宁曾热情致函本刊,表示:“捧阅贵刊,对台港文学作家的尊重与友好,最为令人心悦。彼此本是同根所生而又在文学中超乎时空的神交,共同为中国文学开花结果,献上各自的心力,本该是人世间最美最真最善的好事,这样也才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希望所在。贵刊如此费心费力的经之营之,令人不能不由衷的致以至深的敬意。”

  不少台湾作品表现的世态人情、民俗风情,特别是作品刻划的极具传统道德色彩的亲情、友情、爱情,都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这也正是台湾著名作家、编辑家林海音给《台港文学选刊》赠语所表达的:“我们原是一家子。”

  两岸文学的差异同样是明显的。这些差异,来自于迥异的社会环境和历史遭际,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创作个性。台湾诗人、学者、编辑家痖弦曾在《台湾文艺思潮》一文中,对文艺思潮多元并存的状况作了阐析:早年主张“横的移植”的国际化,重视“纵的继承”的民族化,以及后来强调乡土情怀的本土化,三者的界限渐趋模糊,加速了不同文学观点交集、融合的速度。这里说的“国际化”,实质上主要是工业文明背景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至于“民族化”,则指农业文明背景的中华传统文化。台湾作家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一端植入久远的中华文化传统,另一端吮吸着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成果。由于心灵深处烙印的故土情怀,文化素养累积的基础,往往情难自抑地运用熟稔的中国文学的多种养分抒发自身的心绪和希冀。同时,新思潮、新观念纷至沓来,思维方式融入了现代成份,实验性质的、前卫风格的作品时或可见,体现了当今多元化的台湾文学。

  记者:请谈谈你多年从事编辑《台港文学选刊》的感受。

  杨际岚:回首往事,真有无尽感慨。

  说来,也是某种机缘巧合。老家平潭岛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自小对“宝岛台湾”印象特别深刻。没曾想,后来竟与《台港文学选刊》结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与当年相比,两岸关系的发展态势和社会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令人不无欣慰。那年,在创刊100期时,同仁们寄语读者,我曾这样表示:“返顾来路,时见蹒跚的足迹,但一程复一程,从未却步……一介办刊人,能有几多可为之事?横弥断裂,纵续绵延,或有其责任和价值;秉持道义与良知,永不懈怠地前行,面对万千世界、万千读者,也就无愧无憾了。”仍以此自勉,愿继续尽一已绵薄之力。(《两岸关系》杂志记者丁宇)

【编辑:郭思远】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