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土楼神韵》三度入台巡演 一台戏里的两岸情

2013年07月09日 10:38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创作了大型客家原生态歌舞剧《土楼神韵》,或许是近年来永定县文艺界最为自豪的一件事。这部戏不仅创下了大陆首个地市级以下文艺团体进国家大剧院承担整台演出的纪录,还曾三度赴台上演,引来观者如潮。这台戏的背后也融合了浓厚的两岸情缘。

  一百天,草根戏

  这是一部充满了草根气息的戏。

  “剧本是自己写的,道具是自己做的,甚至是从农民家里借的。”该剧总导演、永定县原文联主席赖永生说,该剧演员大部分都是龙岩学院在读学生,其余来自该县文工团。

  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宣传客家土楼和客家文化迫在眉睫。当年10月,龙岩市要举办文化周展演,要求各县组织编排富有当地民俗特色的节目参演。《土楼神韵》在此背景下匆匆走来。

  说出去恐怕有些无法相信,就是这样一批人,从排练到走上舞台,却只用了100天时间。“有感情、能吃苦。”相关人士谈及此事时表示,除了当地相关部门全力支持之外,只能如此解释该剧的快速推出。

  据介绍,《土楼神韵》分为《序幕》、《土楼夯歌》、《土楼人家》、《四海流芳》、《尾声》五个篇章。每一个篇章,描述的都是永定客家祖先的生活足迹。舞台中的情形,对于演员们来说并不陌生,演起来真情流露。此外,舞台剧之间的场景转换,在最紧张时只有短短9秒钟,剧务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将风车等大型道具换上撤下,却从未有过差错。“一台戏演下来,所有的演员就跟刚洗过澡一样,但是从来没有人叫苦叫累。”赖永生说。

  “说实在话,当时排《土楼神韵》,压根就没想过能取得多么辉煌的成果,还担心在市里汇演时拿不到好名次呢。最后的结果实在是出乎我们的预料。”赖永生表示,《土楼神韵》能取得这么好的反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草根味浓,能让人产生共鸣。

  两宗“最”,客家味

  如果要用两个词来概括《土楼神韵》的特点,那就是:最有客家味、最能打动人。

  赖永生表示,为突出客家原生态,创作团队先后走访了30多位民间歌手,节目中的400多件道具都是最具客家特色的生产生活中真实器具,400多件客家服饰也是演职员们亲手加工完成的。“全剧从头到尾都充斥着浓郁的客家风情。”赖永生说,他们用原生态山歌和客家民间劳动、生活化场景及情景再现等方法,再现了客家汉民辗转迁徙的艰辛历程和扎根闽西山区、奋斗起家的生活历程,表现了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团结互助等客家精神。

  这些场景的再现,始终围绕三个关键内容展开:神奇独特的客家土楼,聚族而居的精神力量,淳朴绚丽的民俗风情。

  为了寻找节目素材,赖永生曾带着主创人员深入永定的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取经。为了让年轻的业余演员表演到位、传神,创作团队花很多时间讲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创作原因和所要传达的客家精神。如,为了诠释阿哥下南洋的场景,主创人员曾给演员上历史课:“下南洋不是逃难,是为了追求美好生活,我们不能把它演绎成悲剧。我们的表演,应该是苦难中孕育希望……”

  这些以“客家精神”为卖点的舞台戏,最终唤起了许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回忆,引来泪雨纷飞。

  三赴台,心连心

  《土楼神韵》在龙岩一炮而红,在永定县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的推动下,该剧先后在福州、厦门等地演出,备受好评,并引来了台湾客家同胞的关注。

  2010年5月,《土楼神韵》首次走进台湾。演员们生动的表演,让客家同胞深受触动。演出结束后,马英九专程发来贺电;吴伯雄则亲临现场观看演出,并题词“土楼魅力,神韵无穷”。之后,在两岸共同努力下,《土楼神韵》又先后两次赴台演出,创造了两岸文艺界一段佳话。

  2013年3月的赴台演出尤其令赖永生难忘。“演出当天,一票难求,只好在县政府后面的大操场上竖一块很大的电子显示屏,把演出的实况同步转播出来,而在广场观看《土楼神韵》的民众也有近3000人。”此外,台湾乡亲的盛情和共鸣,让大家难以忘怀,“很多观众是流着泪看完演出的,当时我们谢幕的音乐只有4分钟,结果一直重复了5遍”。

  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让演出团队与台湾客家乡亲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激起了台胞对永定客家文化的关注。“《土楼神韵》在台成功演出后,我们与台湾文艺界的朋友走得更近了,现在大家还常常在一起策划摄影展览、举办客家山歌比赛,其乐融融。”赖永生说。(记者 黄云峰 通讯员 温贵雪 马斌)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