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家忆述台湾文具史:匮乏时代拿轮胎当橡皮擦

2013年12月03日 15: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3日电 台湾《联合报》1日刊登作家陈柔缙的文章《一页台湾文具史》,主要忆述了日据时代台湾学生的文具。文章提及,日据时代的战争风云“把纸和橡皮擦的质量都吹烂了”,有人切一截脚踏车的轮胎当橡皮擦,擦得簿子黑黑的一团。

  文章摘编如下:

  台北市大桥小学日前校庆,请来96岁的老校友柯金凤,她念小学的日据时代,生活跟今天有许多异同。

  以写功课这件事来说,日据时代的小孩已经使用铅笔,也有铅笔盒,只是材质大不相同。当时的铅笔盒有木材的,也有以做罐头的马口铁(电镀锡薄钢板)制造,另有一种上下互盖式的“赛璐珞”铅笔盒。

  赛璐珞是19世纪发明的合成树脂,在塑料和压克力(有机玻璃)到来前,有一段荣景,曾做电影胶片,到现在,仍有乒乓球和部分吉他弹片由赛璐珞制成。

  日据时代的赛璐珞铅笔盒有各种颜色,也有像吉他弹片,两色交驳,发出如贝壳的光泽。唯一美中不足是薄脆。78岁的梁温彩英说,日据末期,她在家乡苗栗头份读小学时,同学的赛璐珞铅笔盒多断成两截,唯独她有完好的盒盖,她反而觉得“不好玩”,于是硬把铅笔盒盖子折断。

  86岁的陈瑳瑳,小时候住台北大稻埕,爸爸陈振能曾任板桥林家某一房的总管,也任过台北市议员,家境优于一般,她也有赛璐珞铅笔盒。陈瑳瑳还记得,有一次学校活动要到淡水海边,妈妈帮她买了赛璐珞筷子盒,妈妈爱干净,用热水先烫过,未料到赛璐珞不耐热,瞬间变形。

  打开日据时代的铅笔盒,虽然不及现代精彩,没有自动笔、荧光笔、立可带(修正带)、小名条,但也不算阳春惨淡,除了铅笔,还有尺、削铅笔的小刀和橡皮擦。

  依1919年出生于台南市的蔡廷栋说,他小时候用的尺是木尺;小刀则跟中年一代习用的一样,一端有轴,刀片可展可收;橡皮擦则是橡胶做的,颜色灰灰的。

  我爸爸小蔡廷栋16岁,日据时代还读了4年,但战争风云把纸和橡皮擦的质量都吹烂了,他在云林乡下的同学们,有人切一截脚踏车的轮胎当橡皮擦,其结果可想而知,擦得簿子黑黑的一团。还有人拿石头去敲榕树干身,爸爸说,榕树会“出乳”,黏黏的树乳不知道再去混什么东西,就这样土制橡皮擦。

  至于铅笔盒里的主角,战前台湾的铅笔已是彩色时代,甚至一百多年前还闹过“紫铅笔伤人事件”。1904年,总督府曾发出训令,因紫铅笔含有毒元素,禁止幼儿园和小学生使用。过了3年,传出悲剧,竟有中学生写紫铅笔时,突然断碎的细片喷进眼睛,导致失明。

  日据时代后期,小学生偶尔也会拿到免费的铅笔。像是台中市税务单位就曾发下一万枝给全市的小学生,当然不会没事慷慨;铅笔就像一张宣传单,上头有日本国旗图案外,还附带鼓励纳税的标语。

  淡水一家“信用组合”(战后蜕变成信用合作社,属金融机构),也在区内广发铅笔,打上“勉强は学校、贮金は组合”的标语,意即“念书要去学校,存钱就要到组合”。回头看,我有点皱眉,怀疑这种宣传法的功效,但是,我嘴角也有笑,相信当年小学生拿到天上掉下来的铅笔时,应该个个笑容灿烂。(陈柔缙/作家)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