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肇松:两岸四地合作建华文文化网络平台已现契机

2014年01月02日 14: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记者 邢利宇)台湾《中国时报》前总编辑、社长,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黄肇松指出,在网络媒体革命时代,两岸四地合作建立一个有理想、也有操作可能的“华文文化网络平台”已出现契机。

  黄肇松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这位资深媒体人指出,多年来,两岸四地学术工作者和媒体从业人员在推动新闻交流交往,研讨切磋方面,付出了不少心力,也在新闻的采编上产生提升质量的功效。但检讨过去两岸四地媒体的合作,真正落实到实质性的全面新闻讯息方面的合作及营运的合作并不多见,倒是香港与内地媒体合作初见成绩——也仅在“初阶段”。这主要由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不同所形成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黄肇松认为,展望未来,如此受主客观制约的困境,在两岸四地的媒体合作中仍会重复出现。既然20多年来两岸四地新闻的交流与研讨已累积成果,四地媒体高阶负责人及各阶层新闻实务工作者交往频繁,相互了解在增进之中,应已奠定在“适当时机”,在“某些方面”全面合作的基础。

  “‘某些方面’包括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的合作推动及校园交流及人才育成等。而‘适当时机’就是现在、当下。”黄肇松强调,否则,两岸四地及全球华文、华语媒体打造出来的巨大的“资讯流”,仍会闲置空转,对中华文化的传播未能凝聚力量,也听任华文、华语庞大文化产值的流失,只能继续充当《大长今》和《白色巨塔》等韩剧或日剧的忠实观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黄肇松指出,文化领域既是两岸四地媒体合作较有可能的标的,则成千上万、铺天盖地的众多新旧媒体中,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工具来运用、推动,否则各有立场、各有考量、各有盘算,势难脱一盘散沙的窠臼。所幸,网络媒体革命时代的来临,为两岸四地媒体合作推动文化及文化产业提供了更现实可行的操作空间,这个新合作空间,也是网络时代的特性——全球化。

  “而合作的方向,可考虑两岸四地合作建立一个属于全球华人社群的‘华文文化网络平台’”,黄肇松同时强调,要成功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即便是与政治关系较小的文化平台,两岸四地的媒体人仍必须达成操作的共识与原则:

  第一,增加四地新闻从业人员的共识:过去两岸四地新闻媒体从业者最大的差异,是媒体经营理念的不同。台湾媒体重政治,大陆媒体重社会,香港媒体很多走八卦路线,澳门媒体重社会新闻,两岸四地媒体从业人员如何以推动文化为任务取向,建立一套共同认同而且可操作的作业方式,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第二,建立一个两岸四地均可接受的“华文文化平台”:若一个华文文化平台无法获得两岸四地的同时认同,必将使这样的平台缺乏最大华人市场的支持,也很难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媒体平台。

  第三,资金整合必须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否则也很难逃过政治的操作与影响。

  第四,人员必须是集中两岸四地的媒体从业人员,以各自所在地的观点整合此一全球性华文文化平台。

  “这一平台是否能真正落实,要各方人士深入探讨,也值得各方有心人士努力落实。”黄肇松指出。(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