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评论员:反服贸活动退场 引爆马王再较劲

2014年04月08日 13:46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照理说“3·30”大集会应是学生最佳的退场时机,毕竟该场集会的人数确实足以对马“政府”形成非常大的压力。若那时就退场,除了能有个漂亮的下台身影外,同时也可形塑对制度尊重的形象。失去那次最佳机会后,只能寻求次佳的退场可能。王金平6日的进场关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退场的次佳选择。

  首先,王金平赴议场关心学生,且承诺“先立法、再协商”,呼应学生“先立法、再审查”的要求;况且由“立法院长”之尊作下保证,对学生来说可信度高,除了可确保战果外,也较能让社会接受其宣称的理性沟通价值。有了王金平力量的挹注,学生等于找到了个大靠山,退场后仍能借力使力。

  其次,学生运动的能量在“3·30”集结之后已面临“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不仅有学生团体退出活动,也有参与的团体质疑活动已由“少数菁英”主导,内部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社会上也渐渐出现对“学运”不耐的声音及质疑,这些原因都让“立法院”内外的参与人数持续减少中。

  或许是因为这些现象已突显出活动的局限性,是以学生团体才祭出召开“人民议会”希望来持续运动抗争的热度,或是企图藉以来寻求退场的可能。但由于“人民议会”本身代表性及讨论议题的立场有其盲点,要以此作为退场机制,力道则稍嫌不足。

  再者,马“政府”现今对“学运”的策略已渐渐改变,在能退、能让的都让给学生后,倘再对学生让步将损及自己的权威。所以当学生不断拉高抗争态势后,想和马“政府”坐下来谈、取得共识,然后退场的机会已渐渺茫。

  基于以上论述,王金平为学生搭了个下台阶,学生顺势退场当然是理性选择,而王金平亦在马王较劲中得分。但问题是,王金平的得分使政治能量提升及其承诺的“先立法、再协商”无疑会引爆马王间的再次较劲,使马王关系更复杂。因为此议将使马英九服贸6月通过的目标变得渺茫,对两岸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而接班梯队的合纵连横,王也可能在其间扮演“平衡者”的角色,这些事态对马来说都是难题。 (台湾时事评论员 钮则勋)

【编辑:李靥】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