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反服贸背后的孤岛心态

2014年04月16日 14:48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台湾是小经济体,闭关自守则产业难以达到规模经济,也无法利用台湾的人才优势发挥比较利益。所幸二战之后的冷战架构,为了支持盟国,美国片面开放了市场给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使其成为北美市场的生产制造基地。除了历史机遇之外,传统儒家强调的教育以及秩序,造就了台湾经济起飞。

  大陆改革开放后,随着与美国关系的改善,扭转了冷战格局和经济社会局面,创造了迅猛的经济增长,台湾在国际经济贸易分工中的制造角色发生了改变。于是,即便在“戒急用忍”的大帽子之下,台湾经济依赖从美国、日本逐渐转向大陆。大陆市场从2001年经济衰退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支撑了台湾经济于不坠。可见台湾对大陆依赖的系统惯性不会因其他原因而有任何改变。

  针对此次“太阳花学运”,反服贸人群中所散发出来的浓厚的“反中”“反全球化”意识,其根源就是过去20多年提倡的所谓“台湾主体性”的开花结果,这是对大陆崛起趋势恐慌之余的“孤岛意识”。这种只想别人开放、自己不开放的孤岛意识,其实更像是一种只取不予的“恩施意识”。

  其实,韩国比台湾更早经历反全球化运动。韩国的反全球化运动远比台湾的动员规模更激烈,但仍不能动摇韩国政府与各大经济体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心。目前,韩国的全球化布局已然成型,并坐享其带来的巨大红利。

  全球化让大陆与韩国顺利融入了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了他们各自的比较利益,所以成长为耀眼的经济体。台湾却因“反马反中”的党争小利,反而有可能在世界经济分工的格局中被边缘化。

  因此,台湾面对新的政经格局必须务实、自信与开放。只有开放,才能实现台湾的比较利益,才能引入竞争来强化自我的竞争优势。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