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陆学者:“新世代台独”以暴力方式展现民粹

2014年04月23日 10:53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台湾《旺报》23日文章,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台海研究》主编倪永杰,原题《让两岸和平发展不可逆转》,全文摘编如下:

  “反服贸”争议是台湾政治沉痾难起的真实写照,也是两岸结构性冲突的必然后果,这场争议迟早到来,折射了台湾内部以及两岸之间的7大矛盾冲突。

  学运折射七大矛盾

  (1)统独冲突:李扁统治20年连续进行“台独”与“去中国化”教育,造就“新世代台独”,他们坚信“台独”与民主,运用网络科技进行快速有效的动员传播,以暴力非和平方式展现“民粹”。

  (2)贫富冲突:近年台湾南北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加剧,造成严重的“三中一青(指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低阶层与青年人)”问题。

  (3)世代冲突:年轻一代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与其父执辈迥然不同,其统独立场、价值观很难与上一辈形成交集,出现严重的代沟,形成所谓“世代孤独”。

  (4)政治冲突:朝野对抗、蓝绿内部权力争斗不断,民进党内出现苏蔡之争与派系恶斗,泛蓝则是马王之争、个人恩怨难以弥合,各方人马都试图透过此场运动争取左右政局的主导权,从而使得“反服贸”,难以落幕。

  (5)利益冲突:两岸经济关系出现竞争多于合作的现象,甚至面板、LED、太阳能等产业形成恶性竞争。两岸交流质量不高,导致利益分配不均,少数人、强者获利,多数人、弱者受损,“看得到却吃不到”,使人产生“相对剥夺感”,不少人因此反对、甚至仇视两岸交流。

  (6)文化冲突:两岸生活方式、文化差异,台湾已进入慢生活、慢节奏阶段,很多人把学习、工作当作是生活方式、享受,而大陆还是“大赶快上”。台湾民众对少数陆客文明习惯、行为举止并不认同,如“官本位”、炫富、大声喧哗、不排队、随地吐痰、在景点留名刻字等不文明言行打破了台湾的宁静,引人反感。

  (7)价值冲突:部分台湾知识阶层、中间选民内心深藏“反共、反中”意识,崇尚普世价值、人道关怀,对于大陆的政治、社会体制不认同,担心大陆崛起改变两岸现状,疑虑加深,担心台湾成为“香港第二”。

  不幸的是,上述冲突都与两岸关系有关,因此普遍认为“反服贸”是“反马”又“反中”。其实“反服贸”也并不意味着反两岸和平发展。除少数学运骨干外,多数学生并不主张“台独”,他们只是表达对于自身前途、未来出路的疑惧、忧虑而已。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法则证实了挺服贸声音难以在“反服贸”声势中获得有效表达,沉默的多数、理性的声音更倾向用选票维护利益。但谁敢否认和平发展依然是台湾的主流民意?

  民进党在“反服贸”中拙劣表演把败选两年来缩短“最后一哩路”的所有努力打回原点,蔡英文较其他民进党人更容易从“反服贸”争议中汲取能量,她与学运骨干具有政治基因上的连结。蔡一直寻找民进党与公民运动、社会动员深度连结的密码。这次演练仍然没有实现既巩固绿营基本盘、又赢得中间选民信任的双重效果,后者是跨越“最后一哩路”的不变法则。

  未来若不能超越 “十年政纲”、“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从国际走向中国”的既有论调,只是重复“台湾共识”的空话、软话,民进党2016赢的机会值得怀疑。一般认为,蔡英文既有“两国论”操刀者的魔咒,又有“价值台独”的羁绊,着实令外界好奇她走完“最后一哩路”的妙方在哪里。

  诚然“反服贸”争议对两岸关系构成重大影响,两岸关系进入盘整在所难免。出麻疹后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上升,激情之后,理性的声音就会上涨。多数人民回归现实,和平发展是王道,向下扎根,向上提升,优质发展,使之不可逆转。

【编辑:李靥】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