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邓允光:民进党不应把两岸政策调整当权宜之计

2014年07月08日 14:2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华广网7月4日刊载福建省台湾研究会研究员邓允光的文章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日前首次台湾之行如同一面镜子,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两岸关系的视角。文章指出,民进党“逢中必反”态度发生微妙变化,但其两岸政策调整具有功利性、两面性,只有真正抛弃“台独”才能赢得民意。

  全文摘编如下: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日前首次台湾之行如同一面镜子,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两岸关系的视角。从中,我们看到了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善意,看到了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愿,也看到了民进党人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纠结、盘算。众所周知,民进党人“仇中”心理、“反中”情绪根深蒂固,“逢中必反”已经成为他们的惯性思维、制式反应,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展现他们的“爱台之心”。过去,民进党人对两岸交流活动曾强烈排斥,甚至不惜使用暴力进行破坏,民进党人“逢中必反”刻板印象深入人心,成为该党走完重返执政“最后一哩路”的重要障碍。

  民进党“逢中必反”态度发生微妙变化

  然而,对此次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访台,民进党态度则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表示欢迎,蓝绿阵营在两岸交流议题上呈现罕见的趋同。民进党发言人黄帝颖不仅表示“乐观其成”,而且承诺“以礼相待”,不会动员群众抗议。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表示“可与张不设前提会面”。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表示“愿与张讨论两岸争议”。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赵天麟表示将首度筹设“联络组”,作为该党处理大陆及台商事务专门联络窗口。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不仅与张志军会面,而且对深绿人士泼油漆、爆粗口等抗争行为表示谴责,强调“这实在不是台湾人待客之道”。加之,此前台湾市长赖清德也在蔡英文背书下低调访问大陆,强调以了解、理解、谅解、和解“四解”面对两岸关系。这个曾经对大陆充满敌意、对两岸交流充满排斥的政党,短时间内态度似乎出现了巨大转变,自然难免引人联想。

  2012年,民进党重夺台湾地区执政权之梦再度破灭,未能走完“最后一哩路”成为民进党人心中永远的痛。蔡英文清楚,想走完重返执政的“最后一哩路”,需要处理两岸关系,需要改变“逢中必反”态度,向台湾民众证明民进党既能维护所谓“台湾主权”,也能成功处理两岸关系,从而使台湾民众接受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

  2014年3月13日,民进党公布民调,当问到“哪个政党两岸政策对台比较有利”时,45.6%的受访民众选择国民党,34.0%选择民进党;当问到“哪个政党两岸政策执行成果你较满意”时,47.8%选择国民党,27.7%选择民进党。至于对民进党最为不满的两岸主张,40.7%回答“逢中必反”,21.7%回答“经济保守”,19.0%回答“台湾独立”。民调数据表明,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处理两岸事务的不满,首推态度(“逢中必反”),然后就是政策(经济保守),最后才是定位(“台独”)。台湾民众的不满顺序相当务实,毕竟两岸统“独”矛盾并非短期可解,两岸交流政策则是攸关台湾经济民生。因此,改善“逢中必反”刻板形象成为民进党当务之急。

  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具有功利性、两面性

  此次民进党一反常态,对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访台释放“善意”,表明其参与两岸交流活动的意愿不断增强,改善“逢中必反”形象的需求不断增加,其终极目的自然是着眼2016年重夺台湾地区执政权。可以预期,基于政治选举现实需求,未来蔡英文将不得不顺应民意趋势,正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现实,在维护所谓“台湾主权”、确保“台湾优先”前提下,对两岸交流将采取相对务实的态度和相对开放的政策,包括基本接收两岸合作既有成果,正面评价民进党人“登陆”行为,积极鼓励推动民共交流,谨慎支持扩大对陆开放,甚至不排除亲自访问大陆。

  然而,这种两岸政策调整将呈现巨大策略性、功利性、投机性及两面性特征,由此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摇摆性、反复性。蔡英文、民进党试图在党内“基本教义派”和“务实交流派”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选票极大化”、“利益最大化”。此举表明蔡英文、民进党对两岸交流态度趋向正面、积极,并非基于两岸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而是基于选举考虑的权宜之计,借此向台湾民众、国际社会凸显其有意愿推动两岸交流、有能力处理两岸关系,以消除台湾民众、国际社会对其上台执政将导致两岸关系恶化的担忧,降低两岸政策因素在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对她的杀伤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蔡英文、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困境与悖论。

  只有真正抛弃“台独”才能赢得民意

  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对改善两岸关系、促进两岸交流所做的努力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然而,从此次深绿势力动员人数不难看出,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推进,台湾同胞包括南部民众对大陆现状的了解、对两岸关系的认知也日益深化,当年“木马屠城”的谎言将逐渐消散,以往“逢中必反”的伎俩也将慢慢失去市场,只有真心为民谋利、替民着想才能真正赢得民意。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蔡英文、民进党要以实际行动抛弃不合时宜的“台独”意识形态,才能真正获得大陆的信任,打消国际社会的忧虑,以及赢得台湾民众的支持,从而成功走完重返执政的“最后一哩路”。(邓允光,作者系福建省台湾研究会研究员)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