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秘阳明书屋:蒋介石最后的“行馆”

2014年10月17日 17: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台北10月17日电 题:探秘阳明书屋:蒋介石最后的“行馆”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陈立宇

  背靠台湾大屯火山群最高峰七星山、深藏于蜿蜒山路数公里的竹林曲幽处、四面高墙铁丝网以划明“界限”,这一切暗示着:台北阳明山上“阳明书屋”绝非庸宅庶所。实际上,它是蒋介石离世前最后的隐秘“行馆”。

  因崇拜、笃信明代传奇思想家王阳明,蒋介石早年迁台后,将台北近郊草山更名为“阳明山”。

  草山行馆、阳明庄、中山楼集中所在,使阳明山成为当时台湾当局实际行政决策中心。

  中兴宾馆,是蒋介石授意兴建的最后行馆,作迎宾、避暑之用。其过世后,“中兴宾馆”改作“阳明书屋”,存放著名的“大溪档案”等早时高度机密档案、国民党党史资料。

  时至今日,阳明书屋仍笼罩着浓厚神秘色彩。甫接近入口数公里,就受到当地人友善提醒、“划地为界”:“过去,从这里开始,就有卫兵把守,严禁入内。”

  入得大门,一条绿植掩映的狭长坡道,曲曲直直,盘形逶迤,零星灯盏隐于草丛,造型低矮、罩面光束下旋,据志工沈钧传介绍,这是为“避免战斗机轰炸轻易寻到目标”。坡道宽阔回旋处,为直升机停机坪。

  步行良久,方踏入阳明书屋建筑“地盘”。

  从丹桂飘香中式庭院入门,一楼厅堂中央,高悬着蒋介石画像:一袭黑色防弹披风拖地,按“真人比例”临摹写就。“画作栩栩如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的眼睛都注视着你”,沈钧传解释道。

  从旋梯走进蒋介石办公室,进门正对办公桌椅,其朝向设置,是为房主最高效、清晰看清“来者访客”。

  起初并未察觉有任何异样,“你们数数,办公室有几扇门?”来客开始定睛细数,答案皆曰,好像只有两个,志工高声提醒:“有五个门!”

  原来,办公室正门、侧门分别与走廊、隔房相通,其余三门与镂空窗棂融如一景,两扇“窗花”合作一门,隐蔽性极高。

  即便在光线照射入室、视野良好的白天,不经人指点、仔细辨识,根本无从发现“窗花”下的“逃生门”。

  坊间传言,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吓破胆,留下恐惧“后遗症”,以至在迁台后的多处住所中,多留门径、后路、秘道。

  阳明书屋的秘道,埋于地下。秘道长约数十米、宽一米、高两米,空间逼仄,温度低凉、四下漆黑,壁上挂有应急灯具。从秘道穿出,直通后门,可乘时备车辆。

  行馆甚至为宋庆龄、宋蔼龄等家族成员留房,只是从未使用,如今大门紧锁。

  志工讲述,据当时规划,蒋介石特意给家庭成员都单独设留房间,但一个也没来住过,“他希望家人多多团聚,只是没机会了。”

  整栋建筑的一抹特别欢快的亮色出现在餐厅。长条桌摆设尊重宋美龄西式生活习惯,挂于墙壁的多幅黑白老旧照片上,蒋介石与绕膝孙儿辈对弈下棋,宋美龄持剪刀给孙子修理齐刘海,两人一同怀抱襁褓中的孙儿,笑靥绽放。

  80多岁高龄时,蒋介石才搬入中兴宾馆(“阳明书屋”前身),仅短暂居住过。这里无甚发挥“会见外宾”角色就被半撂搁野。

  “‘外交’失利,年迈多病,郁郁寡欢,他在此没住过多长时间,不习惯又走人,加上重疾缠身,不久便过世了。”沈钧传说。(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