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台湾需要从中美动态关系中做聪明两岸决策

2015年01月19日 11:03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

  台湾《旺报》19日社评,原题《两岸关系决策要看中美关系》,全文摘编如下:

  双橡园升旗事件及大陆在“海峡中线”(编者注:大陆并不承认此说法)西侧新辟航路事件,造成“美陆台三边关系”若干动荡。“美陆台三角关系”由美中关系、“美台关系”及两岸关系共同构成,两岸与中美关系是互动关系,台湾在面对这两件两岸关系风险事件时,首先应就中美动态关系做出判断。

  中美关系是一种“有竞争、有冲突、有合作、有分歧”的动态关系,大陆2012年初倡议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迄今3载始终“难有突破”。美国形式上接受了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对在如何界定概念及其意涵却充满疑虑。2个月前中美领导人“瀛台会”,塑造了双方友好的气氛,虽有助于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但战略利益分歧与政治互信不足,终难改变中美间结构性的分歧。

  北京定义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简言之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华盛顿则不愿因中国崛起而复制“修昔底德陷阱”(崛起大国必然挑战传统强权)。“不冲突、不对抗”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是双方意识形态分歧严重,不冲突与不对抗仅止于口惠,实际上很难做到,遑论相互尊重与互利共赢。

  相较19世纪的崛起大国,现在的中美关系极其重要而复杂,成功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势必要相互尊重、互不为敌、正视彼此核心利益、合作取代对抗与扬弃霸权心态等议题上形成默契,否则必然增添军事冲突的风险,继而形成亚太与全球的大灾难。然今,中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价值观、利益取向、思维方式迥异,形成不了战略互信,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举步艰难。

  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最大难局,还是双方对“相互尊重”内涵的认知差距,华盛顿至今未正面回应北京有关相互尊重的说法。中美领导人“加州庄园会”,以“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阐述相互尊重的内涵。

  中美关系未来存有许多不确定变数,过去两年双边的互动模式来看,期望中美以建设性心态取代对抗性思维,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华盛顿从来就没有正视过北京多次宣示的“不争霸,不称霸”,源于美国自身不容全球新兴崛起强权挑战其领导地位。去年6月奥巴马在西点军校的演讲声称,美国将继续领导全球一个世纪,揭示了没有其他国家足以取代美国的意涵,显示华盛顿尚未认真面对中国崛起后的亚太战略格局。

  中美综合国力差距缩小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是不争的事实。美国既难以扭转颓势,即应改变思维,试图先就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建立共识与危机控管机制。中国前副外长傅莹女士去年8月与10月先后在《金融时报》与香港智库刊物《中美焦点》投书,认为美国人误读中国乃源于不了解中国被殖民与被压迫的近代史。其确信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乐见中美争霸,更无意让未来的中国成为现在的美国。

  美国人眼中的全球国家,若非美国的朋友就是敌人,中国非友非敌,是某种新的混合体。双方既有竞争、有冲突,也有合作,目前将分歧局限于言词交锋,维持“斗而不破”的格局。中美意识形态与战略利益分歧太大,短期内很难落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它只能借着中美间90余个政府间对话机制,循序渐进找寻共识。美国媒体不久前建议中美可从中东地区(反恐与维和)着手建构新型大国关系,或不失为双方不冲突与不对抗的起点。

  中美在动态中平衡关系,两岸关系与中美关系互动,台湾需要从中美动态关系中,动态做出聪明的两岸决策,切忌为短期政治利益贸然而行,避免美台关系与两岸关系同受伤害。

【编辑:王诗尧】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