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峡两岸渔家人曾经这样生活

2015年01月22日 13:56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
海峡两岸渔家人曾经这样生活
来自两岸渔业界的人士兴致勃勃地参观海峡渔文化博物馆。

  一湾海峡连两岸,海西海东是一家。在海峡两边的闽台先民,特别是以海为家、自古耕海牧渔的渔民是怎样生活?100多年前的渔船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独特的渔文化?一个由石狮市鸿山镇东埔三村的渔民自发筹建的海峡渔文化博物馆,为人们解答了这些问题。

  近日,记者走进渔文化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颇具渔耕特色的屏风,屏风由旧渔船卸下来的两根船尾舵拼接而成,让人印象深刻。在“耕海犁浪”展区内,一艘艘船模依照年代顺序依次排开。排在第一排的“篾帆定置船”,船帆用竹篾编制而成,船内的五六名闽台“渔民”还穿着当时特有的蓑衣,渔船前面的渔网就像一个大漏斗,等待着鱼群“自投罗网”。“定置网在东埔乃至整个石狮渔业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用竹篾制作风帆更是不易,后来被布帆取代,在民国初年就逐渐淘汰了。”馆长邱国凹告诉记者。排在后面的木帆定置船、定置网机帆船、木帆双拖船、尖头船、钓白船、灯光围网船……直至如今的铁壳机动渔轮,展示了闽南沿海渔船100多年的演变历程。除了船模外,当年闽台一带渔民曾经使用过的斗笠、帆布衣、蓑衣裙、渔耙、捻脚线车等旧渔具,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晨兴渔耕、戴月舟归的年代。

  “天风海涛”展区则通过照片、图画以及诗歌,展示、歌颂了闽南地区的海上风光、渔民生产作业的场景;此外,“闽海雄风”展区展示了闽台渔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历代与海有关的知名人士······

  在展厅正中央,摆放着一根六七米长的木头。“这个博物馆能够建起来,就缘起于这根‘大斗’。”邱国凹介绍说,以前使用定置网捕鱼时,需要在海里打桩,打的第一根桩就是这种“大斗”。一根“大斗”需要七八根这么长的木头一根一根接起来,总共五六十米长。由于定置网作业已经消失多年,现在村里也只剩下这么一根。六七年前,村里的几个老伙计聊天,突然聊起这根“大斗”,有人就提议将当年生产作业的渔具搜集起来。

  随着搜集的旧渔具越来越多,有人便提议干脆建个博物馆,既可以存放这些旧渔具,还能让后人了解。“村里要筹建博物馆了!”消息一传开,大家奔走相告、积极响应,筹集了六七十万元资金,又向村里借了300多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展馆。虽然旧渔具不少,但展品还不够丰富。于是老渔民们亲自上阵,演示当年切篾、打草桶绳、扛鱼、洗网的场景,拍成照片进行展示。村里的画家创作了多幅捕鱼题材的作品,船模也是渔民专门请工匠定制的。终于,在去年9月6日,石狮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正式免费向民众开馆,草根渔民们圆了自己的博物馆之梦。

  这个博物馆甫一开馆,就引起海峡两岸渔业界人士,特别是广大渔民朋友的关注。几个月来,台湾不少同胞会慕名前来参观。“台湾有900多万同胞祖籍泉州,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祖先拼搏的艰辛,海上开拓的壮举。”台南一位年轻渔民说。

  据邱国凹馆长介绍,开馆以来,当地不少热心村民当起了志愿导游,为台湾朋友进行讲解。“泉州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底蕴,而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渔文化博物馆只是几个渔民自发筹建起来的,规模小、藏品少,今年,博物馆不仅要扩大展厅面积,充实藏品内容和种类,还将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博物馆的层次和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关注博物馆的发展,再现闽台两岸讨海人敢于拼搏的人文胜景。”邱国凹说。

  (原题:海峡两岸,渔家人曾经这样生活——石狮渔民自发筹建海峡渔文化博物馆/本报记者 刘益清 文/图)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