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全国两会带给两岸更多“获得感”

2015年03月15日 14:5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

  2015年全国两会3月15日闭幕。会场内,在“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引领下,“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与“四个群体”(台湾“三中一青”)始终是涉台话题中的热门;会场外,大陆创业精英马云与雷军在台湾青年中引发一股“创业旋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访问香港发出坚持“九二共识”、愿意访问大陆等积极信号……这些“两岸声音”不会随着两会的落幕而淡化,相反,它们会随着习总书记“扩大台湾基层民众受益面和获得感”的温情讲话,指引着在2014年经历诸多波折的两岸民众,信心十足地展望两岸关系值得期待的未来。

  “获得感”是大陆网络从羊年伊始即流行开来的一个新词,它源于2月27日习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的讲话,短短几天后,它又出现在全国两会的对台论述中。2015年全国两会开幕第二天,习近平即发表“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对台讲话,为两岸系指明前进方向、为台湾“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下阶层、中南部民众及青年)吃下“定心丸”。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两岸关系,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仿佛呼应一般,阿里巴巴荣誉主席马云在两会开幕当天赴台演讲,随身携带一百亿新台币创业基金,以实际行动支持岛内新生代分享两岸和平发展红利。马云所到之处再次刮起“马云旋风”,2400个位置座无虚席,现场挤得水泄不通。台湾大学生萧昱远在媒体撰文说:台湾的社会创新、创业一直有小众群体,但还未出现大的浪潮,马云所引起的对于创业、成功、冒险等概念的深化,确实能够砥砺青年学子,未来的发展令人拭目以待。6日,另一位同样在台湾设立了协助台湾青年发展事业基金的小米科技CEO雷军,也大方地为想创业的台湾青年支招:“方向应该定位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市场之中,才有更多机遇。”

  台湾《旺报》分析说:很多人批评现在的青年缺乏理想,却从未反思提供给青年的发展机会日益减少,这才是青年渐渐对台湾社会与政治不满的原因;青年不该成为每到选举才拿出来拉拢的对象,马云的高人气反映了台湾青年对成功的渴望。确实,“机会”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本届两会上,从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提出“为台湾青少年多做工作”,到李克强总理强调“让更多民众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到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表示“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正确道路,台海局势保持和平稳定,是两岸人民民心所向的最大‘有感’红利”,再到许多出谋划策之声,比如全国政协委员王天戈表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真诚的努力,帮助台湾青年一代分享两岸交流交往的红利”,海协会长陈德铭说“未来海协会也会更注重和台湾年轻人多交朋友”……这些,在在显示着大陆各界愿意对台湾“三中一青”群体提供各种展示舞台的善意与诚意。

  “习近平懂台湾,政策锁定基层与青年”,这是台湾舆论得出的结论。两年多来,习总书记在谈及对台议题时,都非常关切台湾基层民众的现实需求,特别是积极鼓励两岸青少年交流沟通,来大陆创业创新。的确,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下,两岸基层民众与青年不应只是感情上的“一家亲”,更可以在诸多创业领域“亲上加亲”,尤其是在大陆鼓励促进创业创新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上,台湾民众都可以把握机遇、积极融入。很长一段时间,岛内某些政治势力从负面角度解读,认为两岸和平红利被少数人垄断,多数台湾人都无感;对此谣言,早有媒体正义执言:这不是误判,而是有意的误导!实际情况是:两岸是共同受益、多数人受益的。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绝不只是大财团、大企业的事,普通百姓同样能够并且已经从中受惠。如今两岸民间往来一派热络景象,但台湾真正到过大陆的却不足五百万人,这也是谣言得以在岛内传播的重要原因,它同时也对两岸今后的交流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是建立在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基础之上,让岛内更多民众受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把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作为两岸人民的共同追求,才是“获得感”的最高境界。2015年,两岸关系重新站在全国两会这个新起点上再次出发,有“四个全面”当后盾,有“四个坚定不移”指引方向,相信两岸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拥有自己的那份满满的“获得感”!(中国台湾网评论员:赵静)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